楼台金碧委尘埃,黄叶填门昼不开。
坏壁有基缘薜荔,断碑无字蚀莓苔。
谈经问偈僧何在,吊古寻幽我独来。
最是不堪惆怅处,斜阳枯木鸟声哀。
【诗句释义】
经废寺:指一座废弃的寺庙。
楼台金碧委尘埃,黄叶填门昼不开。
坏壁有基缘薜荔,断碑无字蚀莓苔。
谈经问偈僧何在,吊古寻幽我独来。
最是不堪惆怅处,斜阳枯木鸟声哀。
【译文】
废弃的寺庙楼台金碧辉煌却已尘封,门前黄叶堆积而门不开启。
破败的墙壁上依稀可见曾经的建筑遗迹,残断的石碑上长满了青苔。
昔日僧人在此讲经说法,今何在?我在此探寻古代遗迹。
令人感到最凄凉的地方是斜阳下的枯木和鸟儿悲鸣,让我心生悲伤。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参观一座废弃寺庙的情景,通过对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忧伤之情。
“楼台金碧委尘埃,黄叶填门昼不开”描绘了寺庙的衰败景象,高楼大厦虽然曾经金碧辉煌,但如今却被尘土覆盖,门前堆积着黄叶,长时间无人打扫,显得冷清。这两句通过对废弃寺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荒凉的氛围,为后面的叙述做铺垫。
“坏壁有基缘薜荔,断碑无字蚀莓苔”则进一步描述了寺庙内部的残破状态。墙壁破损,似乎还能隐约看出曾经的建筑基础,而断裂的石碑上长满了苔藓,已经无法辨认上面的文字。这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寺庙内部的历史沧桑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谈经问偈僧何在,吊古寻幽我独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僧人讲经说法的怀念之情。曾经这里僧人讲经问道,热闹非凡,而现在却空无一人,只剩下满地落叶和枯萎的树木。诗人独自来到这里,既是为了探寻过去的遗迹,也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怀念。
“最是不堪惆怅处,斜阳枯木鸟声哀”则是全诗感情最为沉重的部分。诗人站在落日余晖中,听着枯树下鸟儿的悲鸣,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和失落。这里的“斜阳”、“枯木”和“鸟声”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哀愁。
这首诗通过描写废弃寺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忧伤之情。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现实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富有深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