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峰峦罨画新,地偏无处著红尘。
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
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
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

【注】摩诘:即王维。

面面峰峦罨画新,地偏无处著红尘。

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

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

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

翻译:

山中的景致如画,每一座山峰都仿佛被画家重新描绘过一样,显得如此美丽。然而我在这幽深的山林之中,却感到自己与世隔绝,无法沾染尘世的繁华。

在人间,人们总是幻想着那烟雨朦胧、云雾缭绕的仙境,但在这片山林里,我竟然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尘世的痕迹,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树林下,鹿和野猪与我亲近,它们仿佛是山林的主人,让我感受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然而,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我更加渴望远离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

老树在月光下发出寒冷的声音,夜晚的树林里传来了猿猴的哀嚎。春天来了,花儿凋谢后留下的落叶和花朵在微风中轻轻飘落,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我领悟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那就是追求长生不老之道。虽然我现在过着肥而不蠢的生活,但我并不羡慕那些隐居山林的人。相反,我更欣赏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我知道,真正的隐士并不在乎物质财富,而在乎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表现了他在山居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人生和隐逸生活的深刻领悟。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作者用“罨画”一词来形容山中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如画般的美景。然而,尽管这些景色如此美好,作者却感叹自己身处其中,却与尘世隔绝,无法沾染尘世的繁华。这里的“红尘”一词,既是对尘世的指代,也是对作者心中所向往的清静生活的一种表达。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生活场景。他提到了“人间空有烟霞想”,表示尽管自己在山中,但仍然无法摆脱对红尘世界的思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山林中动物亲近之情,比如鹿和猪等小动物,它们与他成为了朋友。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诗人在诗的后面部分,通过描绘夜晚和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他在月光下听到老树的哀嚎声,感受到自然界的生灵在岁月流转中的悲欢离合。而春天的到来,也让大地焕发生机,万物复苏,这一切都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阐述自己的内心感受,传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隐士并不需要过多的物质财富,而在乎内心是否安宁和超脱。这里的“肥遁”一词,既是指身体上的肥胖,也暗指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即使过着丰裕的生活,他也并不羡慕那些隐居山林的人。相反,他更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认为那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表现。

整首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