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矗矗与天齐,叠阁层楼望处微。
云去瑶坛丹灶冷,雨香石径紫芝肥。
湫深自尔宜龙蛰,树密多应碍鸟飞。
真境可人清兴好,肯因行役浪思归。
注释:
峰峦矗立与天齐,叠阁层楼望处微。
云去瑶坛丹灶冷,雨香石径紫芝肥。
湫深自尔宜龙蛰,树密多应碍鸟飞。
真境可人清兴好,肯因行役浪思归。
译文:
峰峦高耸与天空相接,层叠的阁楼在远处显得微小。
云雾飘散后瑶台的炉灶和炼丹的地方变得冷清,雨后的石径上长满了紫色的灵芝。
水潭深深适宜于龙类潜伏,树木茂密多阻碍了鸟儿飞翔。
真正的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怎能因为行程劳顿而思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发诗人对道家圣地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渴望以及内心的宁静。
第一句“峰峦矗矗与天齐,叠阁层楼望处微”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山峰耸立,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种雄伟壮观的景象。接着“云去瑶坛丹灶冷,雨香石径紫芝肥”描写了道教圣地的神秘氛围,云雾缭绕,瑶台的炉灶和炼丹的地方仿佛被冷气笼罩,而雨后石径上生长的紫芝又增添了几分生机。这些景象都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第二、三句“湫深自尔宜龙蛰,树密多应碍鸟飞”则进一步描绘了道教圣地的环境特点。水潭深邃适宜于龙类的潜伏,树木茂密多阻碍了鸟儿飞翔。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体现了道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理念,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真境可人清兴好,肯因行役浪思归”表达了作者对于仙境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真正的理想境界使人陶醉其中,不愿因为旅途劳顿而思归。这两句诗既总结了全文,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