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食飞鸣态不齐,黄芦瑟瑟满江堤。
上林今日音书绝,沙漠无人更牧羝。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得到皇帝赐给的杂画时写的。杂画是一种图画,内容有鸟兽草木之类。诗中描绘了一幅飞鸟鸣声嘈杂、形态各异的画面。
【注释】:杂画:图画。相傧(bǐng):指门官,掌管门户的官吏。宿食:隔夜食物。鸣态:鸣叫的样子。上林:上林苑,汉代皇家园林。音书:书信,这里指朝廷的消息或诏令。黄芦:即芦苇,一种植物。瑟瑟:形容风吹的声音。江堤:江边堤岸。上林今日音信绝,沙漠无人更牧羝(dió):意思是说,如今上林苑里没有皇上的音讯,就像沙漠上没有人再放牧牛羊一样,没有了生机。
【赏析】:诗人在获得皇帝赐予的图画杂画后,写下了这首诗。首句“题杂画赐门正相傧”,点明这是一首咏画之作。“相傧”即门官,掌管门户的官吏。这句的意思是说,这副杂画正在为门官摆设,以供欣赏。
下面四句写杂画的内容。“宿食飞鸣态不齐”,“宿食”就是隔夜的食物;“飞鸣”就是鸟叫声,“态不齐”是说声音杂乱。这句的意思是说,这副杂画上所绘的禽鸟,有的展翅飞翔,有的鸣叫着停在枝头。它们的叫声杂乱无章。
第二联:“黄芦瑟瑟满江堤”。黄芦即芦苇,瑟瑟就是沙沙作响的声音。“满”字说明芦苇长得茂盛,把江堤都遮住了。这句的意思是说,这副杂画上所绘的是一片黄芦荡漾的江堤。
第三联:“上林今日音书绝”,意思是说,现在皇上在上林苑里的音信断绝了,再也没有消息传来了。“上林”指的是皇帝的行宫和御园,是皇家禁地,也是皇帝处理朝政的重要场所。这里用一个反问句来表示对皇上的思念之情。
第四联:“沙漠无人更牧羝。”意思是说,现在草原上都没人放牧羊群了,因为那里没有皇帝的消息了。这里的“沙漠”泛指辽阔的草原地带。“牧羝”是古时放牧羊群的一种做法。这句的意思是说,现在草原上都没人放牧羊群了,因为那里没有皇帝的消息了。
全诗意在表现诗人对皇帝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