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烟树望中微,茅屋人家隔水西。
读罢残书春昼永,短墙喔喔一声鸡。

【题解】

杂诗。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写,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

【注释】

1.杂画:指图画。

2.正相傧:即“正相迎”,迎接的意思。

3.云山烟树:云雾弥漫,树木苍翠。

4.茅屋人家:茅草盖顶的房屋,农家。

5.隔水西:隔着水向东边看。

6.残书:未读尽的书稿或文稿。

7.短墙:矮墙。

8.喔喔声:鸡叫的声音。

【译文】

在云雾缭绕、烟雾弥漫的山中,望见那苍翠欲滴的树木,远处有茅屋人家。

读了半卷残书,春日长昼悠悠无尽,只见那矮小的院墙,传来阵阵鸡鸣之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令。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图。

首句“云山烟树望中微”写出了远望中的景色。诗人站在江边,远观四周的山色,只见云雾缭绕,山影朦胧;再远望,一片苍翠的树林隐约可见。这些景象构成了一种宁静而幽雅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

第二句“茅屋人家隔水西”,进一步描绘了近处的景象。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对岸,那里有一座座茅草屋顶的农舍,它们静静地依偎在水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些农舍的存在,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第三句“读罢残书春昼永”则转入抒情。诗人放下手中未读完的书稿,独自在春风中度过漫长的午后时光。这种闲适的心情让人羡慕不已。他似乎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

最后一句“短墙喔喔一声鸡”,则是对前面景物的点睛之笔。诗人耳边传来了一阵鸡鸣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这声鸡鸣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天已经过去,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这种声音虽然短暂,但是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感慨。

这首诗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山水田园风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