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黄姑度绛河,九霄风露夜如何。
鹊桥影淡秋无迹,肠断天孙弄玉梭。

【注释】:

黄姑:即嫦娥。

绛河:银河,古人认为黄河是由东向西流的,而黄河之水又自西向东入于渤海,所以黄河又叫“天河”。这里借指银河。

天孙弄玉: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织女),又名牵牛星。古乐府诗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句子,故称织女星为“天孙”或“牵牛”。《古诗十九首》有“愿作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即比喻牛郎织女相会。“弄玉”,传说是秦穆公的女儿,嫁给造父,学得驾驭马车和制作乐器的技术,善于吹奏洞箫,她曾用此箫吹出美妙的音乐。后人遂以“弄玉”作为吹箫女子的代称。《淮南子·览冥训》:“萧史者,秦帝之良竖也……善吹箫,作凤鸣。”《列仙传》载:“萧史者,秦人也,知音律。”后因以“弄玉”为弹拨乐器箫的代称。

【赏析】:

这是一首宫词。宫词,是唐代宫廷中的一种歌辞,多写宫女怨情,内容大多咏叹宫闱生活的悲欢离合、恩爱情仇。这首诗就是描写一位宫女在深宫内思念远方亲人的怨思之情。

首句写宫女不见月中仙女黄姑渡河的景况。黄姑是月中的仙女,相传住在月宫里。这一句是说,宫女们见不到天上渡过银河的黄姑,她们如何度过那风露满天的清秋之夜呢。“不见”二字写出了宫女们的愁苦与无奈。“夜如何”三字则表达了她们内心的无限惆怅与哀怨。“夜如何”,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心中感受的描述,既表现了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也反映了内心之孤寂。

次句写宫女见到天上的鹊桥,却只见它影子淡淡,不见其形。鹊桥是牛郎织女的相聚之处,也是他们每年相会的地方。鹊桥的影子在秋夜里显得十分暗淡,连它的踪迹都不见了。这一句通过“影淡”和“无迹”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宫女看到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她们对于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和无奈。

末句写宫女看到天上的天孙(即织女星)在不停地玩弄着玉梭。天孙是传说中织布的神祇,而玉梭则是织布时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织女在月光下静静地坐着,手中执着玉梭,默默地织着布匹。这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宁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描写宫女在深宫内思念远方亲人的怨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