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如雪照银塘,碧藓矶头立晓霜。
须信飞腾应有日,凤凰池上接鹓行。

【注释】题:诗题。武功:宋知县的县治在武功,故称。须信:定要相信。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借赞美画中鹭鸶之姿与德而赞武功宋知县高洁的品德。首句写鹭鸶羽衣如雪,照映银塘碧草,形影清丽;次句写其立于矶头,迎晓霜而立,仪态优雅,风神秀逸。颈联是说鹭鸶有凌云之志,终将飞腾于青云之上,且必为凤凰池上之人,接鹓行,指宰相之位。全诗以鹭鸶自喻,寄寓了对友人高尚人品的赞誉。

译文:

羽毛衣裳像雪花一样白,照耀着银色的池塘,翠绿的苔藓在矶头上生长,清晨的时候还带有一层霜。一定要相信飞翔升空总有一天会有日出东方之时,就像凤凰池上的鹓行一样高飞。

赏析:

《题鹭鸶画与武功宋知县》,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赠予武功知县宋君的一首诗。

开头两句写鹭鸶的形象:“羽衣如雪照银塘,碧藓矶头立晓霜。”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让人仿佛看到一只洁白的鹭鸶,在银光闪闪的池塘边,披着雪白的羽毛,昂起头来,在晨曦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它站在碧绿的苔藓上面,迎接着清晨的霜露,显得更加清新俊美。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鹭鸶的外貌特征,更写出了它的神态和气质。

接下来两句“须信飞腾应有日,凤凰池上接鹓行。”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这只鹭鸶必定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将来一定会有一天,飞到那美丽的凤凰池上,成为那里的高贵人物。这里,诗人用“凤凰池”和“鹓行”作为比喻,分别指的是古代皇帝的宫殿和朝廷中的高官。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让人不禁感叹不已。

这首诗的结尾,诗人再次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喜爱之情。他希望这幅画能够流传千古,被更多的人所欣赏和喜爱。同时,他也期待着自己的朋友宋知县能够像这只鹭鸶一样,拥有美好的未来和前程。

这首诗通过对鹭鸶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