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飞尽碧空长,天末流风洒面凉。
独倚危楼吟思远,南山秋色两苍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首先读懂全诗,把握其内容,体会其情感,理解其主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手法、语言特色进行分析评价。注意要联系题目和注释,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1)
晴望。“浮云”二句:意思是天空湛蓝,白云飞尽,只有碧空长存。天末流风洒面凉:“流风”即微风,“流风”指飘忽不定的轻风。“天末”即天涯。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眺,感受着秋风带来的清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蓝天和飘拂的白云。
(2)
独倚危楼吟思远:“独”字写出了诗人独自登高远望,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吟思远”的意思是诗人在吟咏的时候思绪飞扬,遐想万里之外。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孤独一人登临高楼,眺望远方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感概。
(3)
南山秋色两苍苍:“两苍苍”指的是山的颜色。秋天,南山的景色显得格外美丽,色彩斑斓。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登上高山,眺望远方,看到了秋天的美景。
【答案】
晴望
浮云飞尽碧空长,天末流风洒面凉。
独倚危楼吟思远,南山秋色两苍苍。
赏析:
首联写登高所见之景,写碧空澄澈、流风飒然而至,以“飞尽”二字传神地勾勒出浮云飘动的动态。
颔联写登高所闻之声,写流风吹拂着衣襟,使诗人感到一丝丝凉意,并引发起诗人对往事的无限遐思。
颈联写登高所见之物,写青山巍峨而秀美,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豪迈与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