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关西麦乍黄,晓炊愧我得先尝。
淋漓汗血三农苦,空盼风吹饼饵香。

【注】①关西:指陕西。②惭愧我:以自嘲的口吻说,意思是“惭愧我比农人先尝麦子”。③饼饵香:比喻农家的粮食丰收。

译文:四月里关中的小麦刚刚成熟,早晨做饭时,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最先尝到了麦子的滋味。在田野里辛勤劳动的农民们汗流浃背,为的就是盼望风吹来时,那香气扑鼻的饼饵飘来。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写诗人初夏时在关中地区尝新麦的经历,通过对比自己和农民的辛劳及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耕作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开头两句,“四月关西麦乍黄,晓炊愧我得先尝。”描绘了四月时节,关中麦田一片金黄,而此时,诗人已经早早地起床准备早饭了。这里的“乍黄”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麦子成熟的美丽画面。而诗人却因为起得早,成为了最早尝到麦子的那个人。这种对比,既展示了诗人早起的特点,也表现了他勤劳朴实的品质。

第三句“淋漓汗血三农苦,空盼风吹饼饵香。”则进一步展现了农民们的艰辛和期待。他们为了收获麦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裳。而农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看到风吹过麦田,让那些香甜的饼饵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里,“三农”(即农业、乡村、农民)是关键词,代表了广大农民的生活状态。而“淋漓汗血”则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和农民的对比,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