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秦人怜楚节,家家蒲酒相怡悦。
苫居嗟我久忘情,停诵蓼莪罢朝谒。
肩舆暂出坐池亭,悠然喜见南山青。
忽惊头上黑云起,四檐飞瀑声泠泠。
却忆吴侬当此日,竞渡龙舟逞飞疾。
锦幖夺得气凌人,不管沈骸坠蛟室。
从来楚俗恤无辜,千古犹怜屈大夫。
角黍彩丝传故事,三闾精爽今存无。
为话前贤挥玉麈,汨罗江远伤遭遇。
离骚读罢鉴前王,谩听淋漓池上雨。
【注释】
①端阳:端午节。秦人:指楚国人。怜楚节,同情楚国的遭遇。蒲酒:用蒲根制成的酒。家家:处处。相怡悦:相互欢乐。苫(shān)居:草棚。嗟我:自我感叹。停诵:中止诵读。蓼莪:古乐名。朝谒:朝拜。肩舆:轿子。暂出:忽然出来。坐池亭:在池边的亭子里休息。悠然:悠闲自在。南山青:山的颜色青翠。头上黑云起,四檐飞瀑声泠泠:头顶上起了乌云,屋檐下的瀑布发出淅沥的响声。吴侬:泛指吴越一带的女子。龙舟:古代水上运动项目,以竞渡为戏。锦幖(lěng):彩绘的船篷。夺得:赢得。气凌人:气势压倒人。沈骸:沉没的尸体。坠蛟室:掉入蛟龙的洞穴里。楚俗:楚地风俗。恤(xù)无辜:同情无罪的人。屈大夫:屈原。角黍(zhóu shú):粽子,一种食品。精爽:精神清爽。三闾:屈原的字。前贤:前辈贤人。挥玉麈(zhǔ):挥动玉麈尾指挥。玉麈(zhǔ):用马尾毛做的手杖,用来指挥和议论。汨罗江:即汨罗江,在湖南岳阳市西。伤遭遇:感到命运不佳。离骚:屈原作的长诗《离骚》。读罢:读完了。鉴:观察,考察。王:君主。谩听:空自听之。淋漓:水从高处向下流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游览汨罗江时,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
首联写景,写诗人在端午佳节之时,来到汨罗江畔观赏风景,只见满江绿水滔滔,两岸青山如黛,景色宜人,令人陶醉。
颔联抒发感慨,说屈原投江后,楚人无不痛惜其才华横溢而英年早逝,于是每逢端午节都要划龙舟,以示纪念。
颈联写诗人在池边亭子里休息时,突然看到远处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于是急忙起身,来到江边,只见江水汹涌澎湃,波涛翻滚,仿佛要吞噬一切。这情景与屈原当年投江的情景何其相似!
尾联写诗人在汨罗江畔徘徊沉思,不禁想起屈原的身世遭遇来。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平,他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始终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和赏识,最终被迫投江自尽。诗人对此深感痛心疾首,同时也对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人们表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