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护楼头阵势连,依稀犹似出师年。
旌旗昼闪三城地,景物情看九月天。
萸菊香浮凭槛外,雁鸿声断把杯前。
启芳亭畔重回首,片片飞花落舞筵。
【注释】
廿三日观迎祀纛仪仗后宴集黄信卿启芳亭:廿三日,即十月二十日。黄信卿,名不详,时为黄州刺史。启芳亭,在徐州城西。
都护楼头阵势连:指汉唐时的睢阳之战。都护府,今河南商丘县西北。
依稀犹似出师年:依稀,隐约;犹似,似乎;出师年,出征之年。
旌旗昼闪三城地,景物情看九月天:指宋初的陈桥兵变。三城,即汴州(今开封)、郑州、洛阳。景物情看九月天,是说汴京的景色与秋天一样。
萸菊香浮凭槛外,雁鸿声断把杯前:指重九登高。萸菊,泛指茱萸和菊花。把酒临风,饮酒赏菊。雁鸿声断,指雁过而鸣,声断而止。
启芳亭畔重回首,片片飞花落舞筵。
【赏析】
此诗首联写军容严整,气势雄伟;颔联写景如见,情意绵绵;颈联写重九节赏菊赋诗的情景;尾联写诗人重登启芳亭所见的美景。全诗写景抒情皆生动传神。
“廿三日”,十月二十日。这一天,黄信卿与友人一起赴宴,在徐州城西的启芳亭观赏了军队的阅兵仪式。“都护楼头阵势连”二句,是说阅兵式上军容严整,威武雄壮。“旌旗昼闪三城地”,“景物情看九月天”,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在阳光照耀下,三座城池之上旌旗招展;而在此时此地,秋色正浓,景色宜人。
接下来两句,诗人以重阳节为例,进一步描写当时的情景。“萸菊”句,点明时间是重九时节;“雁鸿”句,写登高赋诗的情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凭栏远眺,眼前是一片金黄的田野;抬头望去,天空中一群雁鸟正在向南飞翔。这两句都是写景,但所写景物不同,一写秋色,一写雁鸟南飞。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也表达了他渴望归去的情感。
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回到启芳亭后所见的美景。“片片飞花落舞筵。”这里的“片片飞花”指的是花瓣。“落舞筵”中的“落”字,有落下的意思。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瓣瓣花瓣飘洒下来,落在宴席上,如同在跳舞一般。
这首诗写得十分细腻入微。从开头的“都护楼头阵势连”到结尾的“片片飞花落舞筵”,诗人对景物的描绘非常具体生动。比如:“景物情看九月天”,不仅写出了九月天气的特点,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