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夜合连宵话,黄菊禅房带雨开。
尘榻几年烟树杳,仙踪何处木兰回。
浮生色相人皆老,异日瞿昙招不来。
已订宝陀山寺约,一尊应上妙高台。
【注释】
①节菊:指菊花。②浮生:佛教语,指世间的生死轮回。③宝陀山寺:在浙江天台县。④瞿昙:梵文音译,意为能仁。
【赏析】
《蒙惠节菊小诗申谢》,此为酬答友人之赠诗。首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感谢,颔联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颈联写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尾联写自己对友情的珍重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春风夜合连宵话,黄菊禅房带雨开。
尘榻几年烟树杳,仙踪何处木兰回。
浮生色相人皆老,异日瞿昙招不来。
已订宝陀山寺约,一尊应上妙高台。
【注释】
①节菊:指菊花。②浮生:佛教语,指世间的生死轮回。③宝陀山寺:在浙江天台县。④瞿昙:梵文音译,意为能仁。
【赏析】
《蒙惠节菊小诗申谢》,此为酬答友人之赠诗。首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感谢,颔联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颈联写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尾联写自己对友情的珍重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古行路难效骆宾王 君不见汉家漠北多王庭,胡儿百万窥边城。烽火终宵烟焰起,羽书结辙缤纷行。 龙韬太社传纶綍,虎将中军严鼓钲。挥戈止日长城窟,带甲连云细柳营。 星斗迢迢回北极,风雨凄凄暗南国。青鸢旗映紫貂裘,白马辔拥黄金勒。 雷轰电掣驱前骑,鹏运鹰扬开右翼。燕然山上杀声连,雁门塞下汉威宣。 军令五申浮玉斝,皇恩三锡照金莲。暑往寒来惊六琯,歌台舞榭音书断。 三春梅柳别情多,千里相思衣带缓。行路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逐句释义”,考生应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翻译为现代汉语,最后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1)
【译文】 今夜是什么日子,我在这江上弄月。清秋江水浅浅的,上面有黄芦洲。 黄芦洲上的月亮来自天上,倒影却流向银河。举杯问明月,清光今几何? 怎么今年光景好,还比去年多。去年看月是坐空阁,今晚看月临素波。 波光月色两相射,与君玩之发商歌。斟美酒,百千巡,鹔鹴解换玉楼春。 竹间村犬吠狺狺,山风飒飒吹残云,渔笛一声愁杀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秋,王氏当时在江中舟中赏月观景
【注】 1、扶胥:今江苏太仓县南,有古迹。 2、梵宇台:佛教的寺庙。 3、迁客:被贬谪的人。 4、凭虚:指乘风飞升。 5、锦瑟:琴名。 6、芙蓉:荷花的别称。 7、陇头梅:指陇上梅花,即秦中梅。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作者因“乌台诗案”而遭贬谪,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流放途中所作。 首联“扶胥雨霁鹤初回,秋水清风梵宇台”,写诗人在雨后登高远眺,看到天晴气爽,江面波平如镜
【注释】 峡山飞来寺:在今广东云浮市郁南县都城街道境内。 石门天设险,一水护青湾:指石门关的形势。石门关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都城街道境内,是古代通往岭南地区的著名关口,地势险要,有“石门天设险”之称。 地轴雄南海,云峰丽北山:指云、贵一带地势雄奇险要,云雾缭绕。 阴阳互推荡,日月时往还:阴阳交错,天地相推,日月往来。 寺僧闻客至,倒屣开松关:指僧人热情迎接客人。 抚景询旧迹,登临爱兹山
【注释】: “峡山飞来寺”:指位于三峡西面的瞿塘峡口的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县),因瞿塘峡谷中峭峰突兀,如飞来之石而得名。 “碧水遥从天际来”,碧水:青色的水。 “两山疑是巨灵开”,疑:怀疑。巨灵:传说中的大力士。 “啼猿归处流云湿,客子来时画角哀”,啼猿:指长江边的猿猴。归处:归去的地方。画角:古代军中吹奏的音乐用具,声音凄厉。哀:凄凉。这里形容笛声哀怨。 “黄鹄青冥人共语,疏林清磬鹤初回”
【赏析】 这两首诗写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作者时年四十。在诗人看来,江边的片石是雄奇之最。他为长子饯行赴池郡,作此二诗相送。 第一首,开头两句写江间片石的雄奇,莲宇璇房岛屿中。“莲宇璇房”,指仙山琼台。“岛中”,意谓仙山隐没于海岛之间,不可寻觅。“别酒”两句,写友人临上船前,自己送别之情。“别酒”,指送行的酒。“催解缆”,催促友人登舟。“老怀”两句,写自己的惜别之情。“浑似”,全似
注释: 峡山飞来寺:峡山,即三峡的巫山。飞来寺是三峡中最著名的寺庙之一。 飞来何处是茫然,直拟蓬莱第一天:飞来寺在哪里?我无法确定。我想象中的飞来寺就像蓬莱仙境一样。 客入扪萝空慧眼:客人进入寺内,用手摸藤萝,感觉像在看虚空的眼睛。 僧呼烹茗汲清泉:僧人喊你煮茶,去汲取清泉。 水声澎湃鱼龙隐,山色参差霄汉连:水声波涛汹涌,如同鱼龙藏匿;山色参差交错,如同天界与人间相连。 我欲凭阑歌一曲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途中,望见芙蓉云帐,看到碧树青莎而作的。 芙蓉云帐:用芙蓉云帐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万里蓬萍叹飘转:形容自己像飘浮的蓬草、漂浮的萍水一般,生活漂泊不定,感到无奈和悲苦。 廿年衣马未轻肥:形容自己已经漂泊了二十年,但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宿,生活依然贫瘠。 楼台几处人吹笛,砧杵谁家夜捣衣:通过描写楼台、吹笛声、捣衣声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宿五层楼的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山城矗矗绮筵开,杰阁谁抡巨栋材。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山城的壮丽景色和华丽的宴会氛围。"矗矗"形容山峰耸立的样子,"绮筵"则是指华美的宴席。"杰阁"指的是高大而雄伟的楼宇,"谁抡巨栋材"则是在质疑谁能有如此才华和勇气来建造这样的楼宇。 2. 一水浮涵孤屿出,群山遥拥五羊来。 这句诗描述了江河中的孤屿被水流浮起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逐句释义”,考生应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翻译为现代汉语,最后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1)
【赏析】 这两首诗写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作者时年四十。在诗人看来,江边的片石是雄奇之最。他为长子饯行赴池郡,作此二诗相送。 第一首,开头两句写江间片石的雄奇,莲宇璇房岛屿中。“莲宇璇房”,指仙山琼台。“岛中”,意谓仙山隐没于海岛之间,不可寻觅。“别酒”两句,写友人临上船前,自己送别之情。“别酒”,指送行的酒。“催解缆”,催促友人登舟。“老怀”两句,写自己的惜别之情。“浑似”,全似
【注释】 1. 北望迟回白玉京:北望京城,迟迟不愿离去。 2. 束书孤剑赴江城:带着书信和剑奔赴江边战场。 3. 暮云芳树浑无极:傍晚的天空中,芳树无边无际地延伸。 4. 秋水蒹葭空复清:秋天的水面,蒹葭(一种植物)也显得空荡荡的。 5. 绿野未须频缱绻:在绿野之中,不必频繁缠绵。 6. 东山犹自策勋名:在东山上,依然可以谋划功名。 7. 诸公衮衮为元辅:众多官员们忙碌于辅佐天子。 8.
注释: 峡山飞来寺:峡山,即三峡的巫山。飞来寺是三峡中最著名的寺庙之一。 飞来何处是茫然,直拟蓬莱第一天:飞来寺在哪里?我无法确定。我想象中的飞来寺就像蓬莱仙境一样。 客入扪萝空慧眼:客人进入寺内,用手摸藤萝,感觉像在看虚空的眼睛。 僧呼烹茗汲清泉:僧人喊你煮茶,去汲取清泉。 水声澎湃鱼龙隐,山色参差霄汉连:水声波涛汹涌,如同鱼龙藏匿;山色参差交错,如同天界与人间相连。 我欲凭阑歌一曲
【注释】: “峡山飞来寺”:指位于三峡西面的瞿塘峡口的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县),因瞿塘峡谷中峭峰突兀,如飞来之石而得名。 “碧水遥从天际来”,碧水:青色的水。 “两山疑是巨灵开”,疑:怀疑。巨灵:传说中的大力士。 “啼猿归处流云湿,客子来时画角哀”,啼猿:指长江边的猿猴。归处:归去的地方。画角:古代军中吹奏的音乐用具,声音凄厉。哀:凄凉。这里形容笛声哀怨。 “黄鹄青冥人共语,疏林清磬鹤初回”
【注】 1、扶胥:今江苏太仓县南,有古迹。 2、梵宇台:佛教的寺庙。 3、迁客:被贬谪的人。 4、凭虚:指乘风飞升。 5、锦瑟:琴名。 6、芙蓉:荷花的别称。 7、陇头梅:指陇上梅花,即秦中梅。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作者因“乌台诗案”而遭贬谪,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流放途中所作。 首联“扶胥雨霁鹤初回,秋水清风梵宇台”,写诗人在雨后登高远眺,看到天晴气爽,江面波平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