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竹编茅倚定山,柴门曾设不须关。
老僧入定宵分后,空有江楼日往还。

【注释】

箕公:指唐代诗人王维。草阁:用茅草建造的简陋的房舍。柴门:指草舍的门,用木柴编成的。不须关:不用关门。老僧:指入定的僧人。宵分(xiāo fēn):夜间的二更时分。江楼:指王维在洛阳时的别墅。往还:往来。

【译文】

缚竹编草搭起一座简陋的草屋,靠着大山定下心神,柴门虽设却不必再关上。老和尚入定到半夜时分才回来,只有那江边高楼,日日夜夜人来人往。

【赏析】

《赠箕公新筑草阁》是一首题壁诗,写于作者晚年隐居终南山时。王维一生经历了盛唐的鼎盛时期和安史之乱后的衰败,他以“晚年惟好静”自居。这首诗是他晚年退隐终南山后所写,表达了他的恬淡情怀。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富有禅理。

首句“缚竹编茅倚定山”,写自己建了座茅屋,靠山而建。这里没有直接描绘草屋,而是通过“缚竹编茅”“倚定山”来表现。“缚竹编茅”,写出了草屋是用竹子、茅草等材料搭建起来的;“倚定山”则表明这座草屋是靠山林傍水,依山傍水而建的。这两句为后两句作铺垫,也点明了诗人退隐的原因。

第二句“柴门曾设不须关”,意思是说,柴门虽然已经设置好了,但是没有必要再去关闭它,因为草屋并不需要大门大锁,只要有人来访就可以开门接待。这里的“柴门”是指草屋的门,用木柴做的门。“曾设”表示已经设置好了,“不须关”表示没有必要再关闭它了。这里既表现出了草屋的简朴,也表现出了对客人的欢迎之情。

第三句“老僧入定宵分后,空有江楼日往还。”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老和尚入定了,半夜才回来,只有江边的高楼,每天早晚都人来人往。这里的“老僧”指的是入定的老和尚,“入定”在这里指的是进入佛教禅宗的定境状态。这句诗中的“宵分”一词,指的是半夜时分。“江楼”则是指王维在洛阳时的别墅。“日往还”则表示每天早晚都有人来来往。这里既表现了老和尚入定的时间之长,也表现出了江楼的繁华景象。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富有禅理。诗人通过对草屋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维晚年退隐后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