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隐隐见啼痕,学得新妆懒倚门。
欲语又惊鹦鹉在,寸心不敢向人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然后抓住关键词分析,如本篇中“新会”“主人邀余为长夜饮”“文仙”是关键信息;接着注意重点诗句的赏析,如“灯前隐隐见啼痕”,这是描写人物外貌和环境,写出了人物的孤独;“学得新妆懒倚门”写出了人物的孤寂与哀愁;“欲语又惊鹦鹉在,寸心不敢向人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物的内心感受。
【答案】
【注释】
戊辰:农历年份,即178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作客:客居他乡。长夜饮:整夜畅饮。命女伶文仙佐觞歌:请女伶文仙作伴陪饮唱歌。若连琐:像《若耶溪》、《连琐》等曲子。笑能倾人:笑得能把人压倒。细视其微:仔细看她的细微之处。往往:常常。不悦之色:不高兴的脸色。余问何姓云某乡良家某姓子顾盼唏嘘不能自抑余亦为之罢酒嗟乎三四十年来故家巨室负才卓立者流落不偶不知凡几多:唉!三四十年来,那些出身于世家大族而才华出众的人物,都沦落失意,不知有多少呢?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落魄的士人,在冬日的夜晚,被朋友邀请到新会去喝酒,并让女伶作伴,唱着《若耶溪》、《连琐》等曲子,以消解他的孤寂和哀愁。词的上片写主人宴请时的情景:“文仙佐觞歌若连琐笑能倾人细视其微往往有不悦之色”。文仙即女乐师,她用歌舞来助兴,使得主人高兴,但“笑能倾人”,却使人感到不欢而散。下片则表现了主人宴席结束后,客人的感慨:“欲语又惊鹦鹉在,寸心不敢向人言”。作者借鹦鹉之口,道出自己内心的苦闷,不敢向人倾诉。全词通过主人宴请客人的场面,表达了作者身世沦落、无人赏识的悲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