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山云载雨浓,雨收还对两青峰。
隔林幽鸟如相语,照水孤花只自容。
南陌春归惊短梦,西窗酒醒见高舂。
拟参玉板禅师去,连日东风长箨龙。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霭霭山云载雨浓,雨收还对两青峰。

隔林幽鸟如相语,照水孤花只自容。

南陌春归惊短梦,西窗酒醒见高舂。

拟参玉板禅师去,连日东风长箨龙。

注释解释:

  • 霭霭山云载雨浓:形容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
  • 雨收还对两青峰:雨后天空放晴,远处两座青翠的山峰清晰可见。
  • 隔林幽鸟如相语:描述鸟儿在树林中互相交谈的情景。
  • 照水孤花只自容:水中的一朵孤独花朵独自绽放,无人欣赏。
  • 南陌春归惊短梦:春天结束时,梦中的场景让人感到惊讶。
  • 西窗酒醒见高舂:醒来时,看到窗外的舂米声,仿佛在提醒人们时间已经过去。
  • 拟参玉板禅师去:打算去拜访一位名叫玉板的禅师,以寻求心灵的慰藉。
  • 连日东风长箨龙:形容风势强劲,使得竹林中的竹笋长得很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索。首句“霭霭山云载雨浓”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山间云雾缭绕、雨后景色更显壮丽的画面;“雨收还对两青峰”则表现了雨后阳光下,两座青翠山峰若隐若现的优美景象。接着,“隔林幽鸟如相语,照水孤花只自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环境的静谧与孤寂,鸟儿间的相互交流与水中孤花的独自绽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最后两句“南陌春归惊短梦,西窗酒醒见高舂”,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场景。这里的“惊短梦”和“高舂”分别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觉醒,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变化的敏感。而“拟参玉板禅师去,连日东风长箨龙”则是诗人内心追求和向往的体现,通过“拟参”一词,展现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纷扰,寻找心灵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