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寻盟至,名园开几时。
楼光浮水映,台影入云欹。
绕径疑无路,穿林欲折枝。
薜萝纷晚色,絺绤坐相披。
【注释】
访子建淡圃二首:访,访问,探访。子建,三国时吴国文学家张昭的字。淡圃,即淡泊的园林。
烟雨寻盟至,名园开几时:烟雨朦胧中,我追寻着与朋友的盟约来到你的园林;这园林何时开放?
楼光浮水映,台影入云欹(qī):楼阁的倒影漂浮在水面上,亭台的影子斜插到云端之中。
绕径疑无路,穿林欲折枝:绕过园子的小路好像没有路一样,穿过树林仿佛要折下枝条来。
薜萝纷晚色,絺绤(chīxì)坐相披:薜罗丛生的灌木丛覆盖着夕阳的颜色,穿着葛衣坐在上面相互敞开。
【赏析】
这是一首写访古之作。诗人在烟雨蒙蒙、云雾缭绕中寻觅友人张昭的园林,终于来到了他的淡泊之园。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清新自然。
“烟雨寻盟至,名园开几时?”诗人来到张昭的园林,首先问的是:“张昭,你那淡泊的园林什么时候才开放呀?”诗人在寻找张昭的时候,是带着一种探求和期待的心情的。而张昭的园林却迟迟不开放,这就引出了诗人对张昭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诗人把这种心情通过诗句表达出来,使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那种急切而又无奈的情感。
“楼光浮水映,台影入云欹。”诗人看到园内楼阁倒映在水中,又看到台榭的影子斜插到云端里,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这里诗人用“浮”来描写“光”,用“欹”来描写“影”,都十分贴切地表现了水中楼台和云中台榭的优美姿态。
“绕径疑无路,穿林欲折枝。薜萝纷晚色,絺绤坐相披。”诗人沿着弯曲的小径走着,觉得好像没有路似的。穿林而过,似乎想折断树藤。薛萝丛生,色彩斑斓,晚秋的景色十分迷人。他穿着葛衣坐在其中,相互敞开着衣裳,享受着晚秋的清幽之美。
写游园,写山中美景,写得情景交融,意境清远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