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长蓬蒿,林端举浊醪。
有地供蔬菜,忘机去桔槔。
白惊谈似马,青恋草如袍。
灭烛开轩坐,风林月正高。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访友人淡圃时所见。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写意。“有地供蔬菜”,说明主人待客热情周到;“忘机去桔槔”,说明主人不施巧计,纯朴自然。“白惊谈似马,青恋草如袍”是诗人的想象之词。“白”指白衣,“青”指青色的衣服,用白衣和青色的衣服比喻草木,形容草木的颜色与衣裳相似。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映衬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灭烛开轩坐,风林月正高”两句写出了诗人访朋友后,在清风、明月、翠竹、苍松之间畅叙友情,心旷神怡的惬意之情。

【答案】

译文:

三条小路都长满蓬蒿杂草,站在树梢举杯喝浊酒。

有地供应蔬菜,我忘掉了世俗的机心不去使用桔槔。

白色的衣服像骏马一样飞快奔跑,青色的衣服好像披着草皮的斗篷。

灭掉蜡烛打开窗户坐下,风中吹过的竹林月光正好明亮。

赏析:

全诗以淡笔勾勒,描绘了一幅幽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首联“三径长蓬蒿,林端举浊醪。”描写了诗人寻访友人淡圃的所见所闻。“三径”即通往友人淡圃的小道,“三径”又暗喻仕途,“蓬蒿”点出了小路上生长着蓬蒿,表明道路荒凉,无人行走,而诗人却不畏艰辛,踏着荆棘来到友人淡圃。“林端”是诗人到达友人淡圃时的位置,“举浊醪”是说举杯饮酒。此联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淡圃的向往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颔联“有地供蔬菜,忘机去桔槔。”描写了诗人与主人淡圃的相遇情景。“有地供蔬菜”说明主人待客的热情周到,“忘机去桔槔”则表现了主人淳朴自然的性格特点。“桔槔”是古代用来翻动水桶取水的装置,这里借指农具。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主人淡圃性格的了解以及与主人淡圃相处时的快乐。

颈联“白惊谈似马,青恋草如袍。”运用拟人化手法描写了植物的特征。“白”指白色衣物,“惊”为惊动、惊起之意,“青”指青色衣物,“恋”为依恋、喜爱之意。诗人把衣色比作马和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植物的颜色特征和形态特征。“白惊”“青恋”是诗人的想象之词。“白惊”指白衣,“青恋”指青色衣服,用白衣和青色的衣服比喻草木,形容草木的颜色与衣裳相似。这两句诗通过颜色映衬来突出人物性格的特点。“灭烛开轩坐,风林月正高。”描写了诗人与主人淡圃的相聚之乐。“灭烛”说明夜已深,“风林”指风吹过茂密的树林,“月正高”说明月亮高悬于天空,一切都静谧安详。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风月之下与主人淡圃畅叙友情时的愉悦心情。

尾联“灭烛开轩坐,风林月正高。”描写了诗人访友后的所感所悟。“灭烛”意味着夜已深,但诗人仍兴致勃勃地坐在轩上欣赏着风拂林间,月光皎洁的高洁情怀。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访友后的心情和对友情的珍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