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树晚生蔼,栖鸦缀满林。
湖光浮日淡,溪气酿云深。
远景真疑画,飘风乍入琴。
棹歌惊梦起,瑟瑟绕波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作者情感的分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概括即可。
“山阴道中”:即山阴道,是一条著名的古道。诗人由山阴道口进入,便见冬日的景色。
“冬树晚生蔼”,树木在冬天里还生出一片葱茏的雾气来。
“栖鸦缀满林”,树上有乌鸦栖息。
“湖光浮日淡”,湖水映着太阳,像一幅轻淡的山水画。
“溪气酿云深”,溪边的云雾弥漫得很浓重。
“远景真疑画”,“远景”指的是远处的景象,“真疑画”指觉得仿佛是画出来的一样。
“飘风乍入琴”,“飘风”是指突然而来的风,“乍入”意思是突然地进入。
“棹歌惊梦起”,“棹歌”指船夫唱歌的声音。“惊梦起”指船夫的歌声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瑟瑟绕波心”,水波荡漾,好像波心也起了瑟瑟的响声。
【答案】
译文:
沿着山阴道走进去,就见到冬日里的树林上笼罩着淡淡的雾气,树枝上还有乌鸦在栖息。湖水映着太阳,像一幅轻淡的山水画,
溪边的云雾弥漫得很浓重。远处的景象真像是用画笔描绘出来的,忽然一阵风吹进来,船夫的歌声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船桨划动激起水波荡漾,好像波心也起了瑟瑟的响声。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佳什。开头两句,写进山后所见的景色:冬日的树林上笼罩着淡淡的雾气,枝条间停满了乌鸦。“霭”、“栖”二字,将树林、鸟语、雾气融为一体,使画面显得十分和谐。
接着三句,写近处所见的景物:湖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像一幅轻淡的山水画;溪边浓密的云雾弥漫得很浓重。“湖光”、“溪气”二词,不仅写出了水色山光,也表现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幽。
“远景”、“深云”二句写远景,“远”字写出了距离感,“深”字则写出了层次感。“真疑”二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好像眼前的景色不是真的,而是一幅画中的景致。而最后二句,则写近处所见:一阵风吹来,船夫的歌声把他从梦中惊醒过来。“棹歌”点题,“瑟瑟”形容水声,写出了船桨击打水面时发出的声响。这二句以景结情,余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