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长乘一叶船,风生便系荻花边。
从多一月还春暮,销得明朝又夏天。
作客可堪山夜雨,呼醪拚醉杖头钱。
愁心送尽年华去,屈指生平但惘然。
闰三月晦日荻港舟中
渺渺长乘一叶船,风生便系荻花边。
从多一月还春暮,销得明朝又夏天。
作客可堪山夜雨,呼醪拚醉杖头钱。
愁心送尽年华去,屈指生平但惘然。
注释:
闰三月晦日:闰三月的末日。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渺渺(miǎo):形容水势浩大。
长乘:长期乘坐。
风生便系:一阵风吹来,就拴在了岸边。
从多(cóng duō)一月还春暮: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到了春天的尽头。从多,表示时间之久。
销得:消磨、打发。
明朝:明天。
作客:做客。
堪:能忍受。
山夜雨:山上夜晚的雨。
呼(hū)醪(láo):呼唤酒。醪,米酒。
拚(pàn)醉:拼命喝酒,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
杖头钱:用棍子挑着的钱。比喻微薄的收入。
惘然:怅惘、失意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闰三月晦日这天来到荻港,乘船沿江而下,沿途所见所闻使他产生了很多感慨。首联写景:“渺渺长乘一叶船,风生便系荻花边。”诗人乘着小船,随着江流缓缓前行,两岸的景色渐渐远去。他感到心情十分愉悦,因为江水浩荡无边,仿佛可以一直延伸至天地的尽头。“风生便系荻花边”更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阵微风拂过,小船轻轻摇曳,正好驶到了岸边,停靠在荻花丛旁。诗人不禁赞叹不已,他的心情无比愉悦,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写感怀:“从多一月还春暮,销得明朝又夏天。”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而春天也即将过去。尽管他还想要度过更多的时光,但是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夏天了。这种对时间的无力感和无奈情绪溢于言表,让人深感凄凉。
颈联写苦闷:“作客可堪山夜雨,呼醪拚醉杖头钱。”身为客旅之人,诗人无法享受宁静的夜晚和美好的风光,只能在山中承受风雨的侵袭。他试图借酒消愁,然而杯中的酒似乎并不能驱散心头的烦闷。这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让他感到十分痛苦。
尾联写哀叹:“愁心送尽年华去,屈指生平但惘然。”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度过了许多年华,却依然无法找到归宿。他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绝望,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走向何方。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措感让他感到十分无助和失落。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乘船旅行途中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无奈。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孤独寂寞的哀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些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使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