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文心漾碧鲜,如兰逾觉素情偏。
静疑洛浦波间出,逸在耶溪舞态前。
蝶欲比轻嫌传粉,竹将为友耐生烟。
春风几处王孙草,自怅尘容不似仙。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群玉。下面是对各句的解释:

  • “水仙花”:水仙,一种常见的花卉,其花形似莲而大,花色艳丽,香气扑鼻,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
  • “天与文心漾碧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仙花仿佛得到了天上的灵气和文人的灵感,使得它们的颜色鲜艳如初。这里的“文心”可能是指文人的气质或者才情。
  • “如兰逾觉素情偏”:这里的“素情”可能是指朴素、自然的情感,而“逾觉”则表示超出了平常的感觉。整句诗的意思可能是说,水仙花的美丽超出了人们的常规想象,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 “静疑洛浦波间出,逸在耶溪舞态前”:这里的“洛浦”和“耶溪”都是中国古代的地名,分别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和浙江省宁波市。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水仙花的美就像是从波光粼粼的洛浦之波中浮现出来的,又像是在耶溪的舞姿之前展现出来的。这里的“逸”可能是指超脱、不受拘束的状态。
  • “蝶欲比轻嫌传粉,竹将为友耐生烟”:这里的“比轻”可能是指比较轻的东西,而“为友”则表明水仙花与竹子成为了朋友。整句诗的意思可能是说,蝴蝶想要与轻盈的花朵相比,但又因为传粉的任务而觉得有些麻烦;而竹子则愿意成为水仙花的朋友,因为它耐得住生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 “春风几处王孙草,自怅尘容不似仙”: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春风拂动下的王孙草(即梅花,因为梅花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人格)已经盛开,但自己却无法像水仙花那样保持清雅的容貌。这里的“王孙草”可能是指梅花,而“自怅”则表示自我感叹。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春天的万物都已经复苏,但自己却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保持着清纯脱俗的风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天与文心”、“洛浦波间出”、“耶溪舞态前”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加深了诗歌的主题内涵。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水仙花以生动的形象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中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