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陟山路熟,麋鹿亦相招。
问奇频索酒,与尔薄云霄。
注释:在绿水环绕的名园中,我们登临山路,登上山路后,麋鹿也纷纷被吸引过来,它们相互呼唤着同伴。
我们向这些奇异的生灵频频举杯,希望它们能与我们一同飞向云霄。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名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与麋鹿、野竹等自然元素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诗人也在赞美名园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登陟山路熟,麋鹿亦相招。
问奇频索酒,与尔薄云霄。
注释:在绿水环绕的名园中,我们登临山路,登上山路后,麋鹿也纷纷被吸引过来,它们相互呼唤着同伴。
我们向这些奇异的生灵频频举杯,希望它们能与我们一同飞向云霄。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名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与麋鹿、野竹等自然元素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诗人也在赞美名园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题黎缜之蓼水居》是明朝何吾驺所创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高士隐逸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高士生活情趣的描述,更是对隐逸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从来高士恬养神,结庐人外不染尘:自古以来的高士们都是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他们远离喧嚣,选择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居住,不受世俗污染。 - 胜事每为凡夫借
噫唏吁,送君行,别万里。 噫唏叹息,送友人远行,离别万里之遥。 殷勤拂拭待旆常,投彼中野嗟匪兕。 细心擦拭,准备长旗随风飘扬,投向那遥远的荒野,感叹自己不是犀牛。 前因弹指落如花,后梦十年筮倾否。 回想过去,弹指之间如同落花般消逝,未来十年的命运如何,难以预测。 从来患难七尺身,肯复区区问忧喜。 自古以来,经历苦难的七尺高身材体,又怎会在乎区区小事,询问自己的忧喜呢? 注释: 噫唏吁——感叹
【注释】 万山丛谷里,佳气耀真人:万山丛谷里,形容山势重叠,景色优美。佳气,指神仙的灵气,耀真人,使真仙光彩照人。住世悬银馆,辞荣老钓纶:住世悬银馆,指住在人间的仙境。辞荣老钓纶,指远离尘世,过着隐逸的生活。秦关深雨露,粤社隐风尘:秦关,泛指秦地的关隘;粤社,泛指广东一带的会社。深雨露、隐风尘,都是形容远离喧嚣和纷扰的意思。道德应谁授,罗浮玉树春:道德,这里指高尚的道德标准;罗浮,古地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登瀛行》。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释: 1. 天风飕飕刮双耳,翠旗苍虬双足起。 - 天风飕飕:形容天气寒冷或风势强劲的感觉。 - 翠旗:指绿色的旗帜。 - 苍虬:指青色的龙。 - 双足起:指两条龙腾飞的样子。 2. 曰驾予车放洞冥,东自扶桑徵弱水。 - 曰驾:即“说”,用在这里表示宣布、宣告的意思。 - 放洞冥:指的是超越现实,进入另一个世界。 - 东自扶桑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丙午呈张魏两座师士不遇时何寂寂,面垢发垂谁为惜 “丙午”指的是某个具体的时间,“张魏两座师”可能是指两位学者或官员,他们因政治失意而生活艰辛。"不遇时"表达了他们在那个时代没有遇到赏识的人。"寂寂"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孤独且无望。「面垢发垂」形容这些士人因年岁大、地位低而被人们遗忘或忽视。"谁为惜"反映了他们的境遇引起了一些人的同情。 2. 一朝洒濯出风尘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怀人”。这是一首思妇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怀念和思念之情。首联写景:三更天时,她独自在梦乡里,想念远方的人;北风呼啸,霜雪纷纷,寒冷彻骨,她不禁被惊醒。颔联以雁声烘托,写思妇听到大雁哀鸣而倍感凄凉。颈联描写了她在梦中的情景。尾联写早晨醒来后,看到朝阳升起,她盼望丈夫归来。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动人。本诗的关键词是“三更”“严霜”“北风”“雁”“冻浦”等
注释:在小儿子的门前唱着竹枝舞曲,美丽的女子在旁边送和词。只能听着声音却听不清歌词,隐约间仿佛听到了离别时的怨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天场景,以稚子和歌、佳人送和的方式展现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的“稚子”与“花下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着天真烂漫的孩子,后者则代表着优雅动人的女子。他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诗中的主要画面,而“闻声听不得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吴孟浚的《寿比部吴孟浚尊人念江八十》。 译文: 你就像凤凰一样,在九霄云外高飞,大家都仰望着你。 你的德行高尚,就像吴太翁一样,为盛世而翱翔。 你一生谨慎,说话算数,就像林樾一样,爱着美好的时光。 你在读书时以淑世为己任,山静时知道日长。 你的源头溯自开始,修建祠堂纪念祖先和宗庙。 以及马鬣封地,拱木必定追扬功业。 子姓都拱揖致敬,说你的贡献如维翁之功。 你是不懈怠的
【注释】: 1、豫章:今江西南昌市。 2、风雪逼:形容气候寒冷。 3、芦边苇岸寄踪迹:在芦苇边,在水边漂泊。 4、呻吟:哀叹。 5、谁谓梁鸿早度关:谁料梁鸿已经过了关口。 6、谁谓:岂料、难道。 7、隔船借问不相识:隔着船询问,但彼此并不相识。 8、推篷只手遽相招:推开帆蓬,伸出手便招呼他。 9、揽衣大笑动颜色:挽起衣襟大笑着,使脸色也随着笑起来。 10、何来天地此逢君:哪里会有如此奇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名为《山中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各句的释义及其注释: 1. 山中歌,山高水深哀情多。(注释:唱起了山中的歌曲,因为山上的景色让人感到悲伤。) 2. 天寒日暮少相过,俯仰一世将奈何。(注释:天气寒冷,太阳落山了,很少有人来拜访我,只能感叹自己一生无所作为。) 3. 只今自悟一生事,曲径为泉石为几。(注释:现在我明白了自己一生的经历
注释: 空山寂静无声,花儿绽放在清澈的流水中。 席地畅谈无限乐趣,煮茶品茗充满情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夏日同友人相聚于绿水边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空山寂无声”,通过对比手法,将静谧的山林和喧闹的人世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喧嚣社会的不满。 颔联“花开流水清”,以花开花落、水流潺潺的美景,展现了自然和谐宁静的景象
注释: 绝足诸山上,幽兴协清赏。 远远蓑笠翁,阴阴徐荡桨。 译文: 我独自踏上了那些险峻的山峰,心中充满了悠然自得的喜悦。 远处一位渔翁,戴着斗笠,划着船桨,缓缓地在溪水中划行。 赏析: 首二句写登山远眺,心旷神怡,与上两句呼应,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 绝足诸山上,幽兴协清赏。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独自登上山巅时的心境,他独自一人站在群山之巅,心情无比愉悦
注释:居士解种竹子,修长的竹子长满了新绿。不要把它看成伶伦所制的乐器,要像凤凰的鸣叫声一样婉转动听。 赏析:诗人在山园里观赏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心中不禁赞叹不已。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世遭遇,不禁感叹道:“居士”就是自己,“解种竹”,就是“解组”。这里的“解组”是说,自己不再为官,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竿修且新绿”,这是对竹子的赞美。“莫把伶伦看,截作凤皇曲。”诗人借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
注释: 牛角为何要挂这么多东西,而那件绨袍却不耐寒冷? 雨过后山里的月亮,显得格外清冷,应该特别欣赏。 译文: 牛角为何要挂这么多东西,那件绨袍却不耐寒冷? 雨水过后,山里的月亮更加清冷明亮,应该好好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夜雨中读史时有感而作。首句“牛角何多事”中的“牛角”,指的是挂在牛角上的铃铛,用来驱赶牛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他感叹牛角上挂的东西太多了
注释: 澹澹复疏疏,宜风更宜雨。 澹澹:淡淡的,这里形容竹子的叶子稀疏而轻柔。 疏疏:疏朗的样子,也指竹叶茂盛。 宜:适合,适宜。 风:这里泛指自然界中的风。 雨:这里泛指自然界中的雨。 主人:指主人翁(作者),这里指作者自己。 碧茵:绿色的草地,这里指竹园中绿茵茵的草地。 饱餐:吃得饱饱的。 苍翠:形容颜色苍翠,绿意盎然。 乳:比喻竹叶的嫩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生动的画面
【注释】: 1. 文与叔山园十咏修竹馆:指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羽翼既已好:指已经长好了翅膀。 3. 鸣声涧水深:指在山谷中发出的声音深沉而悠长。 4. 求友心:指对朋友的渴望之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羽翼既已好,鸣声涧水深",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生长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它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