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布被梦还醒,五十年前十二龄。
今日几人共携手,不禁合眼见平生。
【注释】
壬午: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壬午春,即熙宁九年初春。
梦还醒:一作“梦回”。
五十年前二十二岁:据《宋史》卷二四三本传载,苏轼于嘉祐八年(1063)中进士,时年二十四,次年(嘉祐四年)登制举贤良方正科,授大理评事、签书判官厅公事。熙宁二年(1069)知湖州,是时苏轼三十九岁。此诗当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年六十二岁。
今夜:指熙宁六年(1073)二月。
共携手:指苏轼与弟弟苏辙同年及第。
平生:指兄弟共同度过的时光。
【赏析】
熙宁九年(1076)二月,苏轼任杭州通判。三月,他与弟辙一起赴京师参加殿试,同科录取的还有王安国、刘挚等。当时苏轼已六十二岁了,而他们兄弟二人都只有二十五岁。这年春天,苏轼和弟弟苏辙同榜及第,兄弟二人欢欣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诗就是写他们兄弟同榜及第后的喜悦心情。首句写夜长梦回,醒来时已是深夜;次句说五十年前我二十岁,如今又是一个闰月的夜晚,兄弟俩同榜及第。第三句写今日同榜进士们相聚京城,兄弟俩也相约今晚在京城相会,不禁感慨万分,眼前所见皆为平生之景。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能表达出诗人内心真挚的友情,感情深厚,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