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名山老画师,今朝携手峡江湄。
怜君一片穷交意,指点江心明月知。
峡山寺赠陈治甫
十载名山老画师,今朝携手峡江湄。怜君一片穷交意,指点江心明月知。
注释:你我共同度过了十年的光阴,现在终于在峡江之滨再次相聚。我深深同情你的境遇,你如此贫困潦倒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为你感到惋惜。然而,你却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为你的精神所感动,我想通过我的画作来表达对你的敬意。
十载名山老画师,今朝携手峡江湄。
怜君一片穷交意,指点江心明月知。
峡山寺赠陈治甫
十载名山老画师,今朝携手峡江湄。怜君一片穷交意,指点江心明月知。
注释:你我共同度过了十年的光阴,现在终于在峡江之滨再次相聚。我深深同情你的境遇,你如此贫困潦倒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为你感到惋惜。然而,你却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为你的精神所感动,我想通过我的画作来表达对你的敬意。
《题黎缜之蓼水居》是明朝何吾驺所创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高士隐逸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高士生活情趣的描述,更是对隐逸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从来高士恬养神,结庐人外不染尘:自古以来的高士们都是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他们远离喧嚣,选择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居住,不受世俗污染。 - 胜事每为凡夫借
噫唏吁,送君行,别万里。 噫唏叹息,送友人远行,离别万里之遥。 殷勤拂拭待旆常,投彼中野嗟匪兕。 细心擦拭,准备长旗随风飘扬,投向那遥远的荒野,感叹自己不是犀牛。 前因弹指落如花,后梦十年筮倾否。 回想过去,弹指之间如同落花般消逝,未来十年的命运如何,难以预测。 从来患难七尺身,肯复区区问忧喜。 自古以来,经历苦难的七尺高身材体,又怎会在乎区区小事,询问自己的忧喜呢? 注释: 噫唏吁——感叹
【注释】 万山丛谷里,佳气耀真人:万山丛谷里,形容山势重叠,景色优美。佳气,指神仙的灵气,耀真人,使真仙光彩照人。住世悬银馆,辞荣老钓纶:住世悬银馆,指住在人间的仙境。辞荣老钓纶,指远离尘世,过着隐逸的生活。秦关深雨露,粤社隐风尘:秦关,泛指秦地的关隘;粤社,泛指广东一带的会社。深雨露、隐风尘,都是形容远离喧嚣和纷扰的意思。道德应谁授,罗浮玉树春:道德,这里指高尚的道德标准;罗浮,古地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登瀛行》。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释: 1. 天风飕飕刮双耳,翠旗苍虬双足起。 - 天风飕飕:形容天气寒冷或风势强劲的感觉。 - 翠旗:指绿色的旗帜。 - 苍虬:指青色的龙。 - 双足起:指两条龙腾飞的样子。 2. 曰驾予车放洞冥,东自扶桑徵弱水。 - 曰驾:即“说”,用在这里表示宣布、宣告的意思。 - 放洞冥:指的是超越现实,进入另一个世界。 - 东自扶桑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丙午呈张魏两座师士不遇时何寂寂,面垢发垂谁为惜 “丙午”指的是某个具体的时间,“张魏两座师”可能是指两位学者或官员,他们因政治失意而生活艰辛。"不遇时"表达了他们在那个时代没有遇到赏识的人。"寂寂"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孤独且无望。「面垢发垂」形容这些士人因年岁大、地位低而被人们遗忘或忽视。"谁为惜"反映了他们的境遇引起了一些人的同情。 2. 一朝洒濯出风尘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怀人”。这是一首思妇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怀念和思念之情。首联写景:三更天时,她独自在梦乡里,想念远方的人;北风呼啸,霜雪纷纷,寒冷彻骨,她不禁被惊醒。颔联以雁声烘托,写思妇听到大雁哀鸣而倍感凄凉。颈联描写了她在梦中的情景。尾联写早晨醒来后,看到朝阳升起,她盼望丈夫归来。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动人。本诗的关键词是“三更”“严霜”“北风”“雁”“冻浦”等
注释:在小儿子的门前唱着竹枝舞曲,美丽的女子在旁边送和词。只能听着声音却听不清歌词,隐约间仿佛听到了离别时的怨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天场景,以稚子和歌、佳人送和的方式展现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的“稚子”与“花下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着天真烂漫的孩子,后者则代表着优雅动人的女子。他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诗中的主要画面,而“闻声听不得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吴孟浚的《寿比部吴孟浚尊人念江八十》。 译文: 你就像凤凰一样,在九霄云外高飞,大家都仰望着你。 你的德行高尚,就像吴太翁一样,为盛世而翱翔。 你一生谨慎,说话算数,就像林樾一样,爱着美好的时光。 你在读书时以淑世为己任,山静时知道日长。 你的源头溯自开始,修建祠堂纪念祖先和宗庙。 以及马鬣封地,拱木必定追扬功业。 子姓都拱揖致敬,说你的贡献如维翁之功。 你是不懈怠的
【注释】: 1、豫章:今江西南昌市。 2、风雪逼:形容气候寒冷。 3、芦边苇岸寄踪迹:在芦苇边,在水边漂泊。 4、呻吟:哀叹。 5、谁谓梁鸿早度关:谁料梁鸿已经过了关口。 6、谁谓:岂料、难道。 7、隔船借问不相识:隔着船询问,但彼此并不相识。 8、推篷只手遽相招:推开帆蓬,伸出手便招呼他。 9、揽衣大笑动颜色:挽起衣襟大笑着,使脸色也随着笑起来。 10、何来天地此逢君:哪里会有如此奇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名为《山中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各句的释义及其注释: 1. 山中歌,山高水深哀情多。(注释:唱起了山中的歌曲,因为山上的景色让人感到悲伤。) 2. 天寒日暮少相过,俯仰一世将奈何。(注释:天气寒冷,太阳落山了,很少有人来拜访我,只能感叹自己一生无所作为。) 3. 只今自悟一生事,曲径为泉石为几。(注释:现在我明白了自己一生的经历
【注释】 二帝子:指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彻。 当年拔宅同飞去:指汉武帝在未央宫召见董仲舒,董仲舒以“天者体也,地者仪也,人者时也”回答汉武帝,武帝说:“朕安得不用董仲舒之言。”董仲舒的这番回答,与《汉书·董仲舒传》记载的董仲舒对武帝的话“天何所哉?天何所受哉?”相合,但《汉书·董仲舒传》中没有提到武帝要他“拔宅而飞”的事。这里用一个神话传说,来比喻董仲舒辞官归隐的壮举
【注释】二帝子:指唐玄宗的太子李亨,即唐代宗。 “千年”句:指蝌蚪已经变成青蛙多年了。 “韵入”句:意思是蛙鸣声中夹杂着松树的香气,好像远古时代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 “夜静月明”句:意思是在月光下静静读书,不知读的是什么书。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静静地读书的情景,通过写景和咏史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对历史的感慨。首联写自己与历史的对话;颔联写环境氛围;颈联写内心的感受
东篱:指陶渊明曾种菊于东边的墙下,后用以代称隐士。 酌别碧云:以“碧云”为酒樽,饮酒饯行。 黄英:菊的别名。 赋离群:指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中的“赋”字。 明年:明年春天,即明年春日。 登高会:登高饮宴之会。 看花最忆君:因看到花儿而想起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秋天的一天,送别了友人到东篱,为他斟上一杯清酒。他想到自己明年还要与朋友一起赏菊
诗句原文: 上元先四日过起时叔市门 竹林大阮纷何处,最爱青帘隐市门。 译文注释: - 竹林大阮纷何处:这里指的是竹林中的人们纷纷离开,不知道去向何处。 - 最爱青帘隐市门:最喜欢那些隐藏在市门后的青色竹帘。 赏析: 何吾驺的《上元先四日过起时叔市门》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城市生活独特感受的七绝。诗中通过描绘竹林、市门和人群的动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喧嚣与宁静并存的生活态度
【解析】 题干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首先要了解全诗内容及作者生平经历,再结合注解和注释,从思想情感、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宝镜堂夜坐”一句中“宝镜堂”是作者的住所,“夜坐”表明了诗人是在夜晚独坐时有感而发;“满寺僧都熟睡归”,写寺院里的僧人都已沉沉入梦,说明作者此时已经深夜难眠;“三更米熟想传衣”一句中“三更”指的是深夜,点出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注】《临江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时因金兵南侵而调任广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知潮州。 临江赠高德音还粤 满天流火揽行旌,江上逢君把袂情。 为扫海岐松涧石,试弹孤剑雨中听。 注释: - 流火:指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也指战乱时期的景象。 - 揽行旌:意思是手拿行旗,表示要出发了。 - 江上逢君:指在江边遇到高德音。 - 把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