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
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一往情已坚,百阏思转炽。
大川阻鸿溟,怒涛写滂濞。
仿佛号夫诸,昏蒙舞魑魅。
小舟劣容坐,大险曾不避。
中流震撼数,性命毫发计。
敛股不容摇,屏息恒独惴。
良久幸登陆,寸步怀千畏。
盘回行陇畦,迷眩失沟遂。
啮趾嵌剑石,衣冠排戟蔌。
身入青玉林,一白点群翠。
道过桓彝祠,古柏撑幽邃。
青红闪败壁,神鬼错飞旞。
忠精烨白虹,直欲贯天地。
周礼在所旌,尸祝宜弗废。
敕书从天来,犹勒崇宁字。
象贤恨非古,奸丑亵神器。
南风啸林薄,吹落英雄泪。
俯仰感微衷,蛇行复西逝。
委移履上方,满目但椔翳。
云何黄檗灵,不敌郁攸崇。
卧钟蚀阴苔,孤塔挂晴荔。
大雄兜率还,真应天台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名为《泾川水西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在泾川(今陕西省中部)的水西寺,我们游览了八旬的路程。
招摇(月亮)仿佛喝醉了酒。
筋疲力尽后,神志恍惚,只想睡去。
如果不是去游览名山,怎么会有这样豁然开朗的感觉。
泾川县名汉县,宝胜寺是唐代的寺庙。
一往情深,百折不挠。
大河阻绝如大海,怒涛翻滚似奔流。
仿佛听到号子声中的夫役,昏昧中看到魑魅魍魉。
小船简陋只能坐,大危险也无所畏惧。
中流砥柱,震撼数丈,生死系于一线。
收敛双腿,不敢动摇;屏息凝神,恐惧满怀。
许久才到达岸边,每一步都怀揣着千般忧虑。
回望着走过的田地,迷乱中失去了道路。
脚底被石齿啮,衣冠被木排所挡。
进入青翠的树林,一片绿色点缀着群山。
道过桓彝祠,古老的柏树矗立于幽邃之地。
墙壁上青红相间,神鬼错落飞舞。
忠魂熠熠发光如同白虹,直指天地。
周礼规定要旌表贤人,祭祀时不应废除。
皇帝的敕书从天而降,依旧书写“崇宁”二字。
可惜像贤者已非古时,奸恶丑恶之物亵渎神器。
南风吹动林间的树叶,吹落英雄的泪水。
俯仰之间感慨微衷,蛇行又向西离去。
步履移到上方,只见满眼都是翳光。
云何黄檗(佛教用语)之灵,敌不过郁攸(佛教用语)之崇。
卧钟蚀阴苔,孤塔挂晴荔。
大雄兜率还,真应天台萃。

注释:

  • 水西寺:位于泾川县水西村的一座寺庙。
  • 游名山:游览名山,意指游览山水风光,寻求心灵的宁静。
  • 若非游名山:如果不是去游览名山,就不会有这样豁然开朗的感觉。
  • 泾川:古代地名,现在属于陕西省中部地区。
  • 宝胜寺:唐代时期的寺庙,位于泾川县境内。
  • 青玉林:形容山林翠绿如玉石般晶莹剔透。
  • 黄檗(佛教用语):禅宗用语,意为修行人的戒定慧三学之一。
  • 郁攸(佛教用语):禅宗用语,意为修行人的戒定慧三学之一。
  • 卧钟:指寺庙里的佛像或者钟鼓楼等建筑。
  • 大雄、兜率:佛教名词,指佛祖、菩萨等形象。
  • 天台:佛教宗派之一,以讲求禅定、修道为主要修行内容。
  • 椝(yī)翳:遮蔽、遮挡的意思。
  • 崇宁(佛教用语):禅宗用语,意为修行人的戒定慧三学之一。
  • 委移:行走,移动。
  • 黄檗灵:比喻佛法的力量,即佛教教义的精髓。
  • 郁攸崇:比喻佛法的崇高地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泾川水西寺时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诗中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对名山的游览和寺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追求真理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