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子浮江返,还疑受钵年。
观空忘物役,到处有人天。
尘梦吾增感,真如性所便。
应知无去住,别尔但茫然。

【注释】

衲子:僧人。匡山:匡庐,在今江西九江附近,是庐山的别称,这里指匡庐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一个和尚回匡山(庐山)去,写他渡江返回时的情景和感想。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徒的同情,并指出“真如”是佛教的核心。

首句“衲子浮江返”,写和尚渡江返回。

次句“还疑受钵年”。意思是说,我怀疑你受了戒(即出家当了和尚)的年头已经很久啦。这两句是说,和尚从江南回来了,我怀疑你受戒已久,而你却还是个出家人。这反映了作者对和尚生活的不了解。

三、四两句“观空忘物役,到处有人天”,写和尚看破世事。意思是说,你看破世间一切事物,忘掉世俗名利,处处都是佛的境界。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也是对和尚精神世界的赞美。

最后两句“尘梦吾增感,真如性所便”,写自己被和尚的言行所感动。意思是说,我被和尚的行为举止感动得无法言喻,因为和尚身上有一种真如佛性的流露。这里的关键词有“真如”、“本性”、“便”,它们都体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

【译文】

僧人乘船渡过长江回到匡山去,

我怀疑你已经出家修行很多年了。

你观照世界万物,心无牵挂,忘却名利,

处处都有佛的境界。

我的尘世之梦更加感到困惑,

你身上流露出的真如佛性让我受益良多。

应该知道没有去和住的区别,

你回去之后我们彼此仍然茫然若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