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质本多姿,年光复在兹。
低眉初舞袖,织手学调丝。
佻达何曾惯,骄羞强自持。
清光三五在,团扇未须疑。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性舞者舞蹈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1. 丽质本多姿,年光复在兹。
  • 丽质:美丽的品质。
  • 多姿:有多种姿态或风采。
  • 年光:岁月的光辉或时间。
  • 复:又。
  • 兹:这里。
  • 译文:她的美丽品质本来就有很多姿态和风采,岁月的光辉再次展现在她的身上。
  1. 低眉初舞袖,织手学调丝。
  • 低眉:低头。
  • 初舞袖:开始跳舞时的动作。
  • 织手:编织手指。
  • 学调丝:学习如何调弦。
  • 译文:她低头开始跳舞,用手指编织着音乐,学习如何调弦。
  1. 佻达何曾惯,骄羞强自持。
  • 佻达:轻浮放荡。
  • 何曾惯:从未习惯过。
  • 骄羞:骄傲而害羞。
  • 强自持:勉强保持自己的尊严。
  • 译文:她从未习惯轻浮放荡的行为,但她为了保持尊严而不得不这么做。
  1. 清光三五在,团扇未须疑。
  • 清光:明亮的月光。
  • 三五:古代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月份,五日为一“伍”,三曰为一“阳”,合起来就是三月。
  • 未:没有。
  • 译文: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这个时刻,不需要怀疑这是三月初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美丽女性在月夜下翩翩起舞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女性舞蹈者的优雅姿态和内心的复杂情绪。诗中的“丽质本多姿,年光复在兹”表达了女性的美丽和岁月的流转;“低眉初舞袖,织手学调丝”则描绘了女性的舞蹈动作和她对音乐的追求;“佻达何曾惯,骄羞强自持”反映了她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角色的冲突;最后一句“清光三五在,团扇未须疑”则传达了她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女性之美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