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萧森地,逃喧与世违。
僻居无驷马,卒岁懒裳衣。
偶闻幽侣至,理发向斜晖。
岂为妨高枕,翻怜雅会稀。
注释:
- 赋得客至始梳头: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题目是“赋得客至始梳头”,意思是客人来时才开始梳头。
- 竹径萧森地,逃喧与世违:竹径,指的是竹林中的小道。萧森地,形容竹径周围环境幽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逃喧与世违,表示避开喧嚣的世界,远离尘世的纷扰。
- 僻居无驷马,卒岁懒裳衣:僻居,指住在偏僻的地方。无驷马,表示没有马车可以出行。卒岁懒裳衣,表示一年到头懒得更换衣服,形容生活的简朴。
- 偶闻幽侣至,理发向斜晖:偶闻,表示偶然听到。幽侣,指的是隐居在深山中的伴侣。理发向斜晖,表示在斜阳下整理头发。
- 岂为妨高枕,翻怜雅会稀:岂,表示难道。妨,阻止。高枕,表示安心睡个好觉。翻怜,表示反而感到遗憾。雅会,指的是高雅的聚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简朴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高雅聚会的遗憾。
诗的第一句“竹径萧森地,逃喧与世违”描绘了竹林中的小路,周围环境幽静,远离喧嚣的世界。第二句“僻居无驷马,卒岁懒裳衣”则展示了作者生活的简朴,一年到头都懒得更换衣服。第三句“偶闻幽侣至,理发向斜晖”则描述了偶然听到隐居的朋友到来,然后在斜阳下整理头发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聚会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