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怜幽绝处,村落数家通。
犬吠竹声里,鸡鸣茅屋中。
采茶山下妇,伐木荷锄翁。
何事避秦去,居然人外踪。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最怜幽绝处,村落数家通”,描绘了一个偏远而宁静的场景。诗人对于这种幽静的村庄感到特别喜爱和怜悯。这里的“幽绝处”意味着一个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地方。”村落数家通”则显示了尽管环境清冷,但生活仍然可以自给自足。
接下来的两句“犬吠竹声里,鸡鸣茅屋中”,进一步展示了这个村落的生活氛围。狗在竹林中吠叫,鸡在茅屋中啼鸣,这些声音构成了一种简单而自然的田园风光。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无华的生活情趣。
第三联“采茶山下妇,伐木荷锄翁”,描绘了村里的日常生活。妇女在采茶,老人在砍柴和耕作。这些场景描绘了村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但也充满乐趣。
第四联“何事避秦去,居然人外踪”,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远离尘嚣、隐居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应当追求这种简朴而自由的生活方式,不应过于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从而忽视了生活的真正意义。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哲学的理解。
译文:
最怜幽绝处,
村落数家通。
犬吠竹声里,
鸡鸣茅屋中。
采茶山下妇,
伐木荷锄翁。
何事避秦去,
居然人外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最怜幽绝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幽静环境的偏爱,而“村落数家通”则展示了这种环境中的人文和谐。
诗中还通过对日常活动的描述,如“采茶山下妇”、“伐木荷锄翁”,展现了村民们勤劳朴实的形象,以及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何事避秦去,居然人外踪”则揭示了诗人对于逃避世俗纷扰、寻求自然生活态度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