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里却忘适,出山愿始遗。
聊同蕉鹿梦,岂负冥鸿飞。
何物尘簪绂,抛吾旧钓矶。
儿童填巷口,问客几时归。

《晓发故园》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清晨离家出发时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卧里却忘适
  • 描述了诗人在睡梦中的状态,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宁静或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暂时遗忘。
  • “却”字表明这是一种反常的状态,与常态的清醒状态形成对比。
  1. 出山愿始遗
  • 表达了诗人想要脱离世俗的愿望,可能是对官场的厌倦或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追求。
  • “始”字强调了这种愿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聊同蕉鹿梦
  • 用“蕉鹿梦”形容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在梦中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融为一体。
  • 这个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1. 岂负冥鸿飞
  • 这里的“冥鸿”指的是大雁,寓意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大雁一样自由飞翔。
  • “岂负”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信念,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1. 何物尘簪绂
  • “簪绂”指官员的冠带,象征着社会地位和权力。这里的“何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外在事物的不屑一顾。
  • “抛吾旧钓矶”意味着放弃曾经熟悉的环境和习惯,追求新的生活方式。
  1. 儿童填巷口
  • 描述了儿童围在巷口的情景,可能意味着诗人离开后,家人和朋友对他的思念和期待。
  • “问客几时归”反映了孩子们对于诗人归来的渴望,也体现了家庭对诗人的支持和牵挂。

李孙宸的《晓发故园》不仅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感的诗歌,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清晨离家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和自然关系的哲学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