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三伏后,一雨欲来秋。
但惜故人别,非关迁客愁。
骊歌易水暮,归路岭云稠。
到日江鱼好,谁同上酒楼。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炎蒸三伏后,一雨欲来秋。 - 这句诗描绘了夏日炎热之后,即将到来的秋天。”炎蒸”指的是酷热难耐的天气,而”三伏”是中国古代对一年中最热时段的描述,通常出现在夏季最热的时期。接着提到”一雨欲来秋”意味着秋季的第一场雨即将来临,预示着气候的转变和季节的更迭。整体来看,诗人通过描述天气的变化,表达了对季节交替和即将到来的秋日美景的期待。

  2. 但惜故人别,非关迁客愁。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高侍御时的心情。”但惜”意味着尽管有离别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迁谪之愁。”故人”指的是老朋友,”迁客愁”则是指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的人所感受到的忧愁。这里,诗人强调自己与高侍御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于这次离别的态度——并非出于个人的迁谪之苦,而是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共同经历的留恋。

  3. 骊歌易水暮,归路岭云稠。 - 描述了送别的场景。”骊歌”是古代一种离别时唱的歌曲,常用来表达不舍之情。”易水”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送别的地点。”岭云”可能是指山脉上的云雾,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自然环境,增强了送别的情感深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情厚谊和对离别时刻的感受。诗人用“炎蒸三伏后,一雨欲来秋”来预示季节的变迁和即将到来的秋天,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着,“但惜故人别,非关迁客愁”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个人遭遇的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最后,“骊歌易水暮,归路岭云稠”营造了一种别离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既体现了诗人的自然观察能力,也展示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