苫块三春伏枕馀,庐前风木耐萧疏。
山河未付支床骨,风雨谁来策素车。
此日匪莪诗转废,十年捧檄事全虚。
怜君易返剡溪棹,夜雪凄其涕满裾。
【注解】
欧子建:指欧阳修。
安仲:欧阳安(字伯仲)。
黎有道:指黎待愚。
诸子:指朋友或门生。
枉唁江村:被派往江村慰问。
伏枕馀:卧床休息之余。
庐前风木:指庐墓前的松柏,比喻自己的坟墓。
萧疏:萧条冷落、冷落。
山河未付支床骨:意谓国家大事尚未托付给像自己这样的栋梁之材。
支床骨;支撑着床架的木头,喻国家栋梁之材。
支车:古代丧事,死者停放在柩车上,由人扶着前行,这里借“策素车”喻辅佐君王。
诗转废:诗作不再创作。
捧檄:手持文书,代指为官。
事全虚:事情完全落空、白费。
易返:轻易地返回。
剡溪:在浙江嵊县东南,是一条美丽的河流。
棹:船桨。
【赏析】
此诗首联写欧阳修卧病在家,但还关心国事,并思念友人。颔联说国家的大事还没有委托给像自己这样的人来担当重任,风雨中没有人能出谋划策,只有像他这样的文士才值得一用。颈联说自己现在虽然已年迈体弱,不能为朝廷出力了,可是过去十年间却一直替朝廷起草文书,如今这些文字已经没有用了。尾联说自己现在能够平安地回到家乡,是因为朋友黎待愚替他向朝廷请愿,请求让他回乡养老。而他自己则只能含着泪水,默默地流泪。
这首诗以“欧子建邓伯乔戴安仲”起兴,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作者首先从自身的处境出发,感叹国家大事还没有交付给他这个人才来担当,暗示自己虽已老了,但仍然为国家担忧,为国家操劳,希望国家能早日强大起来。接着表达自己过去的辛勤工作和努力,虽然现在已经无用武之地,但却依然为国家尽心尽力,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宽恕。最后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因为黎待愚为他向朝廷请愿,请求让他回家养老,使他能够安心地度过晚年。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表现了欧阳修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也表现了他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坦然接受和豁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