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秋色夜萧然,白苎歌残思未捐。
华烛半含兰焰吐,浊醪暗倩桂香传。
群星未尽人间会,片月空怜海上圆。
露下天阶浑似水,分明清梦绕婵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题目为《中秋夜宴诸子席上作》,全诗如下:
蒹葭秋色夜萧然,白苎歌残思未捐。
华烛半含兰焰吐,浊醪暗倩桂香传。
群星未尽人间会,片月空怜海上圆。
露下天阶浑似水,分明清梦绕婵娟。
注释:
- 蒹葭秋色夜萧然:蒹葭(芦苇)在秋天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凄凉。
- 白苎歌残思未捐:白苎,一种白色的麻布,常用于制作衣服或乐器。这里指用白苎制作的乐器已经唱完,但思念之情仍未消退。
- 华烛半含兰焰吐:华丽的蜡烛,半边燃烧着,如同兰花般的火焰从中间透出。
- 浊醪暗倩桂香传:浊醪,浊酒,暗指用桂花酿造的美酒。这里用“暗”字形容酒的味道虽然不清澈,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桂花的香气。
- 群星未尽人间会:天上的星星还没有全部消失,就像人间的聚会还没有结束一样。
- 片月空怜海上圆:月亮虽然只有一片,但却能让人感到它像海一样宽广、圆满。
- 露下天阶浑似水:露水滴在台阶上,使得整个台阶都变得像水一样透明。
- 分明清梦绕婵娟:清晰的梦境仿佛围绕着美丽的嫦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节夜晚宴会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相聚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首联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宴会的氛围;颔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上的美酒佳肴;颈联则表达了对人间团聚和月亮圆满的美好祝愿;尾联则以梦境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