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蹰临发驻行舟,握手还堪信宿留。
未论平原欢十日,居然下榻见千秋。
雄心共按青萍赠,末路人疑白璧投。
击缺唾壶君莫笑,丈夫宁作别离愁。

诗句

踟蹰临发驻行舟,握手还堪信宿留。

未论平原欢十日,居然下榻见千秋。

雄心共按青萍赠,末路人疑白璧投。

击缺唾壶君莫笑,丈夫宁作别离愁。

译文

陈子明和他的兄弟有开一起过夜在眺霞楼,然后重赋言别。
踌躇着离开出发地的船,握了手还足以让人留下过夜。
还没有谈论平原的十天欢愉,却已经能够下榻相见千秋。
雄心壮志共同赠送青色萍花,但别人却怀疑这是一块白璧被投。
敲击缺口的唾壶不要嘲笑,大丈夫岂能为离愁所困?

注释

  • 踟蹰: 犹豫不决的样子。
  • 临发: 即将出发。
  • 握手: 指离别时的拥抱和告别的动作。
  • 未论平原: 尚未开始讨论平原的欢愉时光。
  • 下榻: 留宿。
  • 雄心: 壮志。
  • 青萍: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君子或英雄。
  • 白璧:古代美玉,此处比喻美好的东西被误用或丢失。
  • 击缺:敲击缺壶,即古时的一种饮酒器。
  • 唾壶:古代盛酒的器皿。
  • 君莫笑:不要嘲笑我。
  • 离愁:离别带来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子明和他的兄弟有开过一夜后准备离开的情景。两人在临别之时,尽管彼此紧握双手,似乎可以感受到对方的不舍和信任,但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忧虑和不舍。他们没有立即谈论平原十天的快乐时光,而是转而思考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诗中的”雄心共按青萍赠”,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如同将珍贵的青萍作为礼物赠送给对方,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坚定承诺。然而,接下来的”末路人疑白璧投”,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和困境,意味着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一句”击缺唾壶君莫笑,丈夫宁作别离愁”,强调了面对离别时的情感复杂性。即使面临着分别的痛苦,诗人仍然选择勇敢地面对,而不是逃避。他们坚信,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让离别成为心头之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诗人展现了内心的纠结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传达了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