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久矣侍清词,况是风光子夜时。
倒屣似迎春色至,回船真负剡溪期。
人归苏岭闻鸾啸,箫傍秦楼听凤吹。
春酒渐浓花渐好,重来同醉绿杨堤。
诗句解释:
江乡久矣侍清词,况是风光子夜时。
注释与赏析:
- “江乡久矣”指的是诗人长期居住在江边的乡村。
- “侍清词”表明诗人一直在创作和欣赏诗词。
- “风光子夜时”形容夜晚的风光非常美丽,通常子夜时分月亮明亮,风清景美。
倒屣似迎春色至,回船真负剡溪期。
注释与赏析:
- “倒屣”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非常高兴迎接客人的到来。
- “春色至”指的是春天的气息或景色到来。
- “回船”可能是指从船上归来。
- “负”在这里有辜负、错过的意思。
人归苏岭闻鸾啸,箫傍秦楼听凤吹。
注释与赏析:
- “人归苏岭”意味着有人回到家乡的山岭。
- “鸾啸”可能是一种鸟叫声,这里用来形容声音悦耳。
- “箫傍秦楼”指的是在秦楼旁边吹箫。
- “凤吹”同样指一种美妙的声音。
春酒渐浓花渐好,重来同醉绿杨堤。
注释与赏析:
- “春酒渐浓”描绘了春天酿酒的情景。
- “花渐好”表示春天的花开始盛开。
- “重来同醉”表明再次来到这里一起喝酒庆祝。
- “绿杨堤”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点,绿杨树环绕的小堤道。
译文:
江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你,现在正是风光明媚的子夜时分。
我急忙地跑过去迎接春天的到来,却辜负了你期待的剡溪行舟。
你回家去听到了苏岭上黄莺的叫声,我在秦楼上吹着箫,听着凤凰的歌唱。
春天的酒渐渐变得醇厚,花儿也开得越来越美丽,我们再次来到那绿杨掩映的堤岸共饮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