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怜旱魃苦东菑,遂有甘霖及我私。
驿馆乍凉思卧簟,阶除平泛讶成池。
郊原土滑驱牛疾,关路坭深过马迟。
闻道平州歌颂遍,愿将谣俗入陈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语言风格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和情感以及手法特点,从内容、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概括。
“久怜旱魃苦东菑”,诗人对旱灾的担忧和同情。诗人以“久”字为线索,由“久”而“悯”,由“悯”而“喜”。诗人对张使君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诗人对张使君的深深敬意。
“遂有甘霖及我私”,诗人因喜雨而庆幸,也因喜雨而感激。诗人用一个“及”字,将“喜”与“私”联系起来,突出了诗人因喜雨而得之私喜,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张使君的感激之情。
“驿馆乍凉思卧簟,阶除平泛讶成池”,这两句是写景。诗人在驿馆里,乍一凉下来,就想到要睡在席子上;台阶下积水漫过,惊讶地发现竟成了一个池塘。“驿馆”“乍凉”“簟”都是写天气转冷的情景,“阶除”指台阶下,“平泛”即水漫出。
“郊原土滑驱牛疾,关路泥深过马迟”,这两句描写了雨后景象。“郊原土滑”指郊野的土地因为雨水冲刷变得泥泞不堪,“驱牛疾”指牛因为泥泞的路面而走得飞快。“关路泥深过马迟”指道路因为雨水而变得泥泞,马匹难以前进。
“闻道平州歌颂遍,愿将谣俗入陈诗”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诗人希望将自己听到的关于平州的赞美之词传唱出去,并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够被传唱。
【答案】
译文:
长久以来一直怜悯干旱给东边的庄稼带来灾难,于是终于有了甘甜的雨水降临到我的私人身上。
驿馆突然变凉让我想起睡觉要在席子上,台阶下的水池满溢出来让人惊讶竟然成了池塘。
郊野的土地因为雨水而变得泥泞不堪,关路因为雨水而变得泥泞无法行走(导致车马行进缓慢)。
听说平州已经把赞美之词传唱遍了整个州域,希望把自己的诗句传到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滕县令的赠答之作,抒发了他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全诗以“喜”字为中心,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将喜悦之情自然地渗透于其中,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善于观察的特点。
首联“久怜旱魃苦东菑,遂有甘霖及我私。”起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诗人以“久”“悯”二字开笔,由“久”而“悯”,由“悯”而“喜”。诗人对滕县令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诗人对滕县令的深深敬意。诗人以一个“及”字作结,将“喜”与“私”联系起来,突出了诗人因喜雨而得之私喜,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滕县令的感激之情。
颔联“驿馆乍凉思卧簟,阶除平泛讶成池。”这两句是写景。“驿馆”指驿站里的房舍,“乍凉”指突然变凉的意思。诗人在驿馆里,乍一凉下来,就想到要睡在席子上;台阶下积水漫过,惊讶地发现竟成了一个池塘。“驿馆”“乍凉”“簟”都是写天气转冷的情景,“阶除”指台阶下,“平泛”即水漫出。
颈联“郊原土滑驱牛疾,关路泥深过马迟。”这两句描写了雨后景象。“郊原土滑”指郊野的土地因为雨水冲刷变得泥泞不堪,“驱牛疾”指牛因为泥泞的路面而走得飞快。“关路泥深过马迟”指道路因为雨水而变得泥泞,马匹难以前进。这两句中“郊原”“关路”都是指道路,“土滑”“泥深”都是描写雨后的景色,“驱牛”“过马”都写出了雨后行人艰难行走的情况。
尾联“闻道平州歌颂遍,愿将谣俗入陈诗。”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诗人希望将自己听到的关于平州的赞美之词传唱出去,并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够被传唱。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诗人以“喜雨”为题,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将喜悦之情自然地渗透于其中,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善于观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