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王台殿入烟霄,香雾蒙蒙晚未消。
肯使高谈杂城市,直分清啸与渔樵。
尘心顿拟皈三乘,老衲犹能说六朝。
日暮千山松籁起,满江吹送紫鸾箫。

这首诗是作者在燕子矶游览时的即兴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游览燕子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空王台殿入烟霄”,描绘了燕子矶上一座巍峨的宫殿耸入云端,仿佛神仙居住之地。这里的“空王”指的是无欲无求的修行人,他们不受世俗束缚,超然物外。

次句“香雾蒙蒙晚未消”,进一步渲染了燕子矶上的神秘氛围。这里的“香雾”可以理解为云雾缭绕中的香气,暗示着这个地方有仙境般的魅力。

第三句“肯使高谈杂城市,直分清啸与渔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神秘氛围的向往和留恋。他认为,这样的环境更适合进行高深的讨论或吟咏,而不是喧嚣的城市中。这里的“清啸”指的是高远的吟唱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句子“尘心顿拟皈三乘,老衲犹能说六朝”,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抒发。他认为自己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清净的境界,就像佛教所说的“皈依三乘”(指三种不同的修行途径),即出家、独身和不杀生等。同时,他也能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像僧人一样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态。

最后一句“日暮千山松籁起,满江吹送紫鸾箫”,则是诗人对燕子矶美景的赞美。他描绘了夕阳下山峦间松林发出的声音,以及江面上吹起的紫鸾箫音。这里的“紫鸾箫”可以想象为一种美丽的乐器,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和谐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矶上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己心境的变化。同时,诗人也通过诗句中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