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相捐亦世情,楚骚还赋落秋英。
卢传砑帽山香曲,宁复园林铃索声。
露湿未教辞蒂早,风微何惜试身轻。
诗肠鼓吹还无恙,去听前溪满树莺。

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 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一东

老去相捐亦世情,楚骚还赋落秋英。

卢传砑帽山香曲,宁复园林铃索声。

露湿未教辞蒂早,风微何惜试身轻。

诗肠鼓吹还无恙,去听前溪满树莺。

注释:
①东:此诗为第一首,以下依次编为《东》。
②老去:指年纪老了。相捐:互相抛弃。世情:世间的人情世故。
③楚骚:古代楚国的诗歌,这里指屈原的作品。赋:即赋诗。落秋英:指落叶。
④卢传:一种帽子。砑(à)帽:用硬物压出的花纹。山香曲:山林中传来的音乐旋律。
⑤宁复:岂能再。园林:花园。铃索声:摇铃声。
⑥露湿:露水打湿了花瓣。辞蒂:花谢时花瓣凋落。
⑦风微:春风轻轻吹拂。何惜:何需吝惜。试身轻:比喻春风吹过,使花朵轻盈起舞。
⑧诗肠:诗意丰富的内心。鼓吹:指乐器的声音。《汉书·艺文志》:“夫乐者,所以动人心也。礼废则奏乐兴,故《雅》、《颂》之乐,所以节文者也。”
⑨去:离开原地,到别的地方。前溪:前面的小溪。满树莺(yīng):树上到处都是鸣叫的黄莺。

赏析:
这首诗是李陵淮在唐代创作的一首咏叹花落的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花落人亡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沉思。全诗通过对落花的形象刻画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老去相捐亦世情,楚骚还赋落秋英。”诗人以“老去”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感叹。在这里,“相捐”指的是相互放弃或抛弃,而“世情”则是指世间的人情世故。诗人感叹于岁月的流逝,以及自己在这种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引入了屈原的《楚辞》,将花落比作楚骚中的落叶,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

颔联“卢传砑帽山香曲,宁复园林铃索声。”进一步描绘了花落的环境氛围。这里用“卢传”、“山香曲”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诗人通过“喓喓草虫”来暗示春天即将过去,同时表达了对园林中不再有摇铃声的遗憾。

颈联“露湿未教辞蒂早,风微何惜试身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落的动态美。诗人用“未教辞蒂早”来表达露水的滋润使得花蕾提前开放的情景,而“试身轻”则描绘了春风轻轻吹拂下花朵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这一联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诗意,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花雨图。

尾联“诗肠鼓吹还无恙,去听前溪满树莺。”则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通过“诗肠鼓吹还无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坚强,即使生活中有风雨变幻,自己的内心依然如诗般美好。最后一句“去听前溪满树莺”则是诗人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远离喧嚣,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咏叹花落的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人生寓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