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卷珠帘,窗风灭银烛。
一榻下陈蕃,千秋见鲍叔。

【注释】:

  1. 冬夜(季节)伍国开(人名),有开同(人名)。诸从(人名,跟从的人)过宿小楼(住宿在小楼房里)以酒态美(酒的风味美好)如嵇叔夜(古代人物,嵇康)诗才清似沈休文(沈约,字休文,南朝宋诗人)为韵赋十四绝(作十四首诗)——这是一首和诗。
  2. 望月(看月亮)卷珠帘(拉开帘子看月光)窗风灭银烛,(月光透过窗户照射着,使蜡烛都熄灭了)一榻下陈蕃(陈蕃睡在床上)(陈蕃是汉朝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曾经在太守府里睡在一张草垫子上,被太守看见批评了他一下。这里比喻伍国开等人在主人家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是随便地躺在那里,像陈蕃一样)千秋见鲍叔(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的一位贤臣,他曾经推荐自己的好友管仲,两人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这里的“千秋”指时间久远)——这是一首和诗。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冬夜宿于友人之家,与朋友们共饮畅谈之时。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夜景图,接着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
    第一句“望月卷珠帘,窗风灭银烛”,描写了一幅优美的夜景图。诗人推开窗户,看到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悬夜空,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整个房间。同时,一阵微风吹来,吹灭了房间内的蜡烛,只剩下窗外的月光映照在墙壁上。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为下文的抒发感情做铺垫。
    第二句“一榻下陈蕃,千秋见鲍叔”,诗人用陈蕃和鲍叔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在主人家的地位。陈蕃曾经在太守府里睡在一张草垫子上,被太守看见批评了他一下。而鲍叔牙则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曾经推荐自己的好友管仲,两人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这里的“千秋”意指时间的悠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一榻下陈蕃,千秋见鲍叔”,诗人用陈蕃和鲍叔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在主人家的地位。陈蕃曾经在太守府里睡在一张草垫子上,被太守看见批评了他一下。而鲍叔牙则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曾经推荐自己的好友管仲,两人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这里的“千秋”意指时间的悠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主人家的地位低下,与历史上的贤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最后一句“一榻下陈蕃,千秋见鲍叔”,诗人用陈蕃和鲍叔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在主人家的地位。陈蕃曾经在太守府里睡在一张草垫子上,被太守看见批评了他一下。而鲍叔牙则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曾经推荐自己的好友管仲,两人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这里的“千秋”意指时间的悠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主人家的地位低下,与历史上的贤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夜景和引用古人的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感慨。诗人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同时也通过对过去贤人的敬仰之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