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甘玉共碎,肯藉瓦能全。
漾水纤鳞跃,欹花细锦鲜。
陶成煮白石,炼就补青天。
秋月冰壶裂,春蚕丝茧缠。
珊瑚笼铁网,蝌蚪蚀苔笺。
纹杂罘罳簟,光分玳瑁筵。
质莹高玉案,晕积近炉烟。
若是词人掷,声同作赋传。
注释:
- 己:指自己,我。
- 玉共碎:比喻人的死亡。
- 肯藉瓦能全:比喻人死后,他的尸骨被埋葬起来,就像瓦片一样完整无缺。
- 漾水纤鳞跃:水面上波纹荡漾,鱼儿跳跃。
- 欹花细锦鲜:花朵倾斜,如细锦般鲜艳。
- 陶成煮白石:用白玉石烧制成陶器。
- 炼就补青天:炼制出可以修补天空的青色颜料。
- 秋月冰壶裂:秋天的月亮像冰壶一样明亮清澈。
- 春蚕丝茧缠:春天的蚕吐丝结茧。
- 珊瑚笼铁网:珊瑚被铁笼子罩着。
- 蝌蚪蚀苔笺:蝌蚪在苔藓上爬行留下的痕迹。
- 纹杂罘罳簟:花纹交错编织的席子。
- 光分玳瑁筵:光华映照在玳瑁席上。
- 质莹高玉案:质地晶莹,如同玉石一般。
- 晕积近炉烟:烟雾晕散在靠近炉子的周围。
- 若是词人掷:如果是一位诗人的话。
- 声同作赋传:声音和做诗一样,能够传承下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第一句“己甘玉共碎”,以玉石共毁喻人生短促,暗示了生命的脆弱。第二句“肯藉瓦能全”,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即使是坚硬的瓦片也无法保全。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写水中的鱼、花上的蝴蝶以及植物的纹理,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易逝。而“若是词人掷”一句,则将这种感慨上升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认为即便是诗人也有一死。
整首诗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