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满石头城,三月桃花照眼明。
杨柳枝枝拂官渡,榜人欲发还自停。
白云一片燕山远,迢迢客路如蓬转。
不堪回望金陵山,况复庾关望不见。
【译文】
春水满溢石头城,三月桃花映眼睛。
杨柳依依拂官渡,船工欲发又停船。
一片白云远燕山,迢迢客路转蓬乱。
不忍回头望金陵,何况庾关望不见。
【注释】
- 石头城:指南京秦淮河上的古城堡。
- 三月桃花:这里代指南方的春天。
- 榜人:古代指掌管行船的人。
- 燕子:此处指北方的燕子,因“燕”与“雁”音近易误。
- 回望:回头看。
- 庾关:即古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县境内。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748年(天宝七载)初夏,由扬州泛舟北归时所作,抒写了旅途中的感受。前四句写江行所见,后四句写江行的所思。全诗写景如画,抒情自然,风格清新俊逸。
首联“春江水满石头城”,写江水已涨满石头城,这是实写。“石城”为金陵城之古称,此借喻金陵。诗人站在江边的船上,望着江面上的春水,不禁想起了金陵城中的景色;而眼前春水正涨得满满的,更增添了他对金陵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颔联“三月桃花照眼明”,以拟人手法描写春色,既写出了桃花的颜色、位置,也写出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这两句诗写得十分优美,读来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颈联“杨柳枝枝拂官渡,榜人欲发还自停”。诗人继续描绘出一幅春日的江畔景色:柳枝轻拂着官渡的渡口,似乎在欢迎即将离去的旅客。然而,当船只将要起航的时候,船上的水手却突然停了下来。他们可能是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也可能是被即将离去的旅伴所感动吧!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生动,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之中。
尾联“一片白云燕山远,迢迢客路如蓬转。”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飘荡不定的云朵比喻成飞鸟,将曲折漫长的道路比喻成飘蓬。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之感。他看着那片遥远的白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和失落之感。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如同飘蓬一样,无法找到归宿之所。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写得十分优美动人。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