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舍乌成阵,终年虎卧门。
山梅初并蒂,冬竹又生孙。
耿耿天公识,明明国典存。
千秋何孝子,不愧史官言。
【诗句释义】:
绕舍乌成阵 - 此句描述的是鸟儿围绕着屋檐盘旋飞翔的景象,犹如军队的阵列。”乌”在这里指的是乌鸦,是常被用来象征阴险或不祥之物。此句表达了一种自然景象与某种不良现象(如乌成阵)形成鲜明对比的情景。
终年虎卧门 - 这里用“虎”来比喻家中有威猛之人,象征着家中有人如同猛虎般强大和威严。而“门”则暗示着这种力量是在家中显现,可能是指家中有一位贤明或者强势的人物。
山梅初并蒂 - “并蒂”通常指植物的两个花蕾紧挨在一起,此处用以形容山梅花朵初开时的样子,两朵花蕾连在一起,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冬竹又生孙 - “生孙”指的是竹子的幼苗从老竹中长出,这在冬天尤其显得珍贵,因为冬天往往意味着生命力的顽强和春天的到来。
耿耿天公识 - “耿耿”常用来形容光明、正直或忠诚。这里可能指天空对于正义的识别或理解,意指天公(上天或自然)对人间正道的认可和支持。
明明国典存 - “明明”强调清晰明了,“国典”指的是国家的法律和典章,此处表示国家的法律和规范依然存在且被遵守。
千秋何孝子 - “千秋”表示很长时间,“孝子”指的是孝顺的儿子或女儿,这里特指那位值得尊敬和赞扬的孝子。
不愧史官言 - “史官”指的是记录历史的人,这里强调这位孝子的行为不会让人失望,其言行足以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
【译文】:
环绕着的乌鸦如同军队排成行列,整年里那家中有如猛虎般的人。山中的梅花初开便像两朵并蒂的花朵,冬日的竹笋再次生出新的嫩枝。天地之间有如天公那样的公正,国家的典法依旧存在。那位历经千秋仍不失孝心的儿子,他的事迹足以让史官记载。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一位孝子的故事和其背后的精神价值。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如乌鸦、老虎、山梅、冬竹)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如鸦群成阵象征不正之风),来隐喻那位孝子的性格特质和生活状态。同时,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孝道的尊崇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最后,诗的结尾部分通过对“千秋”、“国典”、“史官”等关键词的引用,强调了这位孝子行为的长远影响和价值,表达了对这位孝子不辱使命、值得尊敬的赞扬。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