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蠖伏总英雄,当日严刘意见同。
应自茅庐曾定策,其如坚卧不言功。
徵来素友惊天象,归去扁舟驾晓风。
戴笠乘车平等事,古人丘壑傲王公。

谒严先生祠龙蟠蠖伏总英雄,当日严刘意见同。

应自茅庐曾定策,其如坚卧不言功。
徵来素友惊天象,归去扁舟驾晓风。
戴笠乘车平等事,古人丘壑傲王公。

注释

  1. 龙蟠:形容地势雄伟壮观。
  2. 蠖伏:形容人隐忍不发,深藏不露。
  3. 总英雄:概括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4. 当日严刘:指的是严光和刘秀的故事。严光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名士,他曾经在王莽新朝被罢官后隐居,后来在东汉建立后出仕,但不久又回到山中。而刘秀则是光武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恢复和发展措施。
  5. 征来:被征召而来。
  6. 素友:旧时的知己朋友。
  7. 惊天象:比喻某种重大的变化或影响。
  8. 戴笠乘车:指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
  9. 丘壑:指山间水边,用来比喻隐居之地。

译文

龙蟠伏于山间,隐藏不露的英雄辈出;当年严光与刘秀志同道合。
曾于茅庐之中作出重要决策,然而他的功劳却默默无闻;征召而来的友人震惊天下形势,回归故乡驾着小船迎着晨风。
戴着斗笠,驾驶着小车,过着平等的生活;古人隐居山林,傲视王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严光和刘秀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隐逸不仕的精神。诗中的”龙蟠蠖伏总英雄,当日严刘意见同”表达了对英雄辈出的赞叹,以及对严光与刘秀共同志向的认同。接着,”应自茅庐曾定策,其如坚卧不言功”则展现了他们的坚持和低调,即使有着卓越的才能,也选择保持沉默,不为世俗所动。然后,”徵来素友惊天象,归去扁舟驾晓风”描绘了他们被朝廷征召时的震撼效果,以及回归自然后的宁静生活。最后,”戴笠乘车平等事,古人丘壑傲王公”则表现了他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使是在古代,也有许多人像他们一样超脱于名利之外,过着平和的生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光和刘秀事迹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