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斗中原争一先,鸿冥天际静求全。
临流不羡鲈鱼脍,避世还寻海岛缘。
云壑勒铭惭后辈,磻溪猎梦自前贤。
我来台上君千古,泛泛澄潭月满川。
【注释】
谒严先生祠:谒,拜见。谒严先生祠,即祭拜严先生墓。
鸿冥天际:指大雁南飞。鸿冥,指大雁向南飞翔。
临流不羡鲈鱼脍:临流,靠近水流。脍,细切的肉或鱼肉。比喻在清高、闲适中生活。
避世还寻海岛缘:避世,逃避世俗的生活。缘,原因,缘由。比喻隐居于海岛之中。
云壑勒铭惭后辈:云壑,指深山峡谷,泛指山林。勒铭,刻石留名。后辈,后代子孙。惭愧于不能为后辈留下名字。
磻溪猎梦自前贤:磻溪,地名,位于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前贤,古代有才能的人。这里指姜太公。姜太公曾梦见周文王,于是离开商朝,辅佐周朝,最后成为一代圣君。
泛泛澄潭月满川:泛泛,形容水波荡漾。澄潭,清澈的水潭。月满川,明月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银色的波光。
【赏析】
《谒严先生祠》,是一首描写严光的诗。严光字子陵,会稽人。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因不愿出仕而归隐。他与汉光武帝刘秀有过交往,但刘秀始终未能请出他来。刘秀当了皇帝之后,曾经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但是严光坚决拒绝,最终选择了隐居。这首诗就是写他的这种精神。《谒严先生祠》一诗,作者用“龙斗中原争一先,鸿冥天际静求全”开篇,就点明严光不肯出仕的原因——追求的是天下太平、国家安定。接着以“临流不羡鲈鱼脍,避世还寻海岛缘”两句,表达了严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严光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仍然关注着天下大事。最后两句,“云壑勒铭惭后辈,磻溪猎梦自前贤”,则表明严光虽已远离政治中心,但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他依然关心天下的大事,希望后人能继续为国家分忧解难。整首诗通过赞美严光的这种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隐逸之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