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分标犯锦州,钻刀誓复往年仇。
野无遗粟何能掠,山有重关不敢留。
隔水藏兵先断后,冀城一战半填沟。
裹疮潜渡西河路,归到穹庐哭未休。

这首诗是诗人在孟春时节,听说督师袁公被下狱的消息后,感慨万千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杂种分标犯锦州,钻刀誓复往年仇。
注释:指袁公被宦官陷害,被贬为杂种,他发誓要恢复过去的荣耀。

野无遗粟何能掠,山有重关不敢留。
注释:意思是如果田野上没有粮食,又怎么能够去掠夺呢?既然有重重的关隘,就不敢停留。

隔水藏兵先断后,冀城一战半填沟。
注释:意思是说,他们打算用隔水掩蔽的办法来隐藏兵马,先切断敌人的退路,然后在冀城的战斗中一举取胜,使敌人溃败。

裹疮潜渡西河路,归到穹庐哭未休。
注释:意思是说,虽然身患重伤,但依然秘密地渡过西河,回到故乡,向家人诉说心事,直到悲伤到无法自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听到袁公被下狱的消息后,感到无比痛心和愤怒,同时也充满了对袁公的忠诚和支持。诗中的“杂种分标犯锦州”,表达了诗人对袁公被冤枉的不满和愤怒;“野无遗粟何能掠”,则展现了诗人对百姓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山有重关不敢留”,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而最后的“裹疮潜渡西河路”,则展现了诗人为了保护国家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感和忠诚精神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