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至矣弗知年,愤乐循环何日圆。
洙泗源流惭后觉,函关气候喜如前。
高僧策杖勤提喝,舟子讴歌迭往还。
江上曲终人不见,蒹葭白露望中迁。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
  2. 老将至矣弗知年,愤乐循环何日圆。
  3. 洙泗源流惭后觉,函关气候喜如前。
  4. 高僧策杖勤提喝,舟子讴歌迭往还。
  5. 江上曲终人不见,蒹葭白露望中迁。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

  • 庚子:指的是具体的一个日期或年份,在这里可能是诗作创作的日期。
  • 大岁和尚:指的是某位僧人,大岁可能是指他的年龄或称号。
  • 傅司马:可能是指一位官员或者诗人,司马是官职,可能是指他的身份或职务。
  • 重登元魁塔文昌阁:意味着再次登上元魁塔和文昌阁,元魁塔和文昌阁都是古代建筑,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曾经游历过这些地方。
  • 再赋十律:意味着重新创作了十首律诗。律诗是一种格律严密的诗歌形式,通常由八句组成,每句有固定的字数和韵脚要求。

第二句:“老将至矣弗知年,愤乐循环何日圆。”

  • “老将至矣”:意味着已经到了晚年,即将结束生命。
  • “弗知年”:表示对年龄的增长感到无奈。
  • “愤乐循环”: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悲欢离合的循环往复。
  • “何时圆”:意味着希望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和圆满的答案,但不知道何时能够实现。

第三句:“洙泗源流惭后觉,函关气候喜如前。”

  • 洙泗源流:指洙水和泗水的源头,洙水、泗水分别发源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黄河的支流之一,源头位于山东曲阜附近。
  • 惭后觉:惭愧于自己后来才有所觉醒。
  • 函关气候:函谷关一带的气候,函谷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口,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是古代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之一。
  • 喜如前:表示仍然喜欢过去的那种状态或者生活。

第四句:“高僧策杖勤提喝,舟子讴歌迭往还。”

  • 高僧:指年纪较大的僧人。
  • 策杖:拿着拐杖行动,表示走路缓慢。
  • 提喝:可能是说僧人在讲解佛法时用声音来提醒人们。
  • 舟子:指船夫。
  • 讴歌迭往还:形容歌声不断,船夫们来回穿梭,可能是描述他们忙碌的场景。

第五句:“江上曲终人不见,蒹葭白露望中迁。”

  • “江上曲终”:形容音乐结束了,江上的曲调已经演奏完毕。
  • 人不见:表示没有人看见,可能是因为江上没有行人。
  • 蒹葭白露望中迁:蒹葭生长在河边,白露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这个时候蒹葭开始变黄。这里的“望中迁”可能是在形容时间流逝,或者是在形容景色的变化。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老年生活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晚年的生活,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中的“老将至矣”、“愤乐循环”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终点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而“洙泗源流”、“函关气候”等意象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最后一句“蒹葭白露望中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季节变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