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日初上,春山风乍晴。
偶随黄犊出,闲傍绿溪行。
幽鸟淡无语,落花如有声。
回看飞瀑下,树杪白云生。
山居二首
石壁日初上,春山风乍晴。
偶随黄犊出,闲傍绿溪行。
幽鸟淡无语,落花如有声。
回看飞瀑下,树杪白云生。
译文:
石壁上的阳光刚刚升起来,春天的山中天气突然转晴。
偶尔跟随黄牛犊儿走出山林,悠闲地沿着绿色的溪水前行。
幽静鸟儿没有发出声音,飘落的花瓣仿佛有声音。
回头看见飞瀑落下的地方,树梢间白云缓缓升起。
注释:
- 石壁:指岩石构成的山壁。
- 日初上: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
- 春山:春天的山峦。
- 风乍晴:天气突然放晴。
- 偶随黄犊出:偶尔随着黄牛儿出去。
- 闲傍绿溪行:悠闲地沿着绿色的溪流行走。
- 幽鸟:安静的鸟儿。
- 淡无语:默默地没有发出声音。
- 落花如有声:落在地上的花瓣似乎在发出声音。
- 回看飞瀑:回头看飞流直下的瀑布。
- 树杪:树梢。
- 白云生:白云在空中缓缓上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山居诗》系列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绘山中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石壁日初上,春山风乍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景图。早晨的阳光洒在石头上,春山的景色也因为微风而变得更加清新。这里的“日初上”和“乍晴”都传达出一种新鲜、明亮的感觉。
颔联“偶随黄犊出,闲傍绿溪行。”则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生活情趣。诗人偶尔会跟着黄犊出山,悠闲地沿着溪水行走,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偶随黄犊出”和“闲傍绿溪行”都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感觉。
颈联“幽鸟淡无语,落花如有声。”则是对山中鸟语花香的描写。诗人观察到山中鸟儿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而地上的落花却似乎在低声细语,充满了诗意。这里的“淡无语”和“如有声”都传达出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尾联“回看飞瀑下,树杪白云生。”则将视角拉回到瀑布,描绘了瀑布水流激荡的场景。诗人回头望去,只见飞瀑如练,水声震耳欲聋。而树梢间的白云缓缓升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回看”和“生”都传达出一种动态的美。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清晨的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