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园林桃杏开,重回还识旧楼台。
固知冬向山中蛰,浪说春从海上来。
微雨柳塘沾绿絮,掠泥花径带苍苔。
乌衣旧宅何人住,沧海桑田几劫灰。
【注释】
二月,春二月。园林,泛指庭院。桃杏花盛开,故称“开”。
固知,自然知道。蛰,冬眠。浪说,随便说说。
微雨,小雨。柳塘,水边的沙洲,多柳树,所以叫柳塘。苍苔,青苔。
乌衣巷,古巷名。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又变成沙漠。
【赏析】
咏燕诗,一般多从燕子的角度出发,以燕子自比,抒发感情,或写景状物,或抒情言志等。这首诗却是作者从燕的角度去写,全篇都是对燕的描写和议论。开头两句“二月园林桃杏开,重回还识旧楼台”,是说二月里园林里的桃花杏花都开了,诗人回到故乡见到熟悉的楼台时不禁感慨万分。“重回”二字表明诗人久别重逢的心情;“还识”二字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这两句诗表面上写的是诗人看到春天的景色,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固知冬向山中蛰,浪说春从海上来。”则是作者对燕的观察和议论。作者认为燕子冬天要藏在山洞或者地下的巢穴里面过冬,而燕子春天要从南方飞到北方来。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燕子比作人的活动。燕子在严冬到来的时候要躲藏在地下的洞穴或者山洞里面,这是常识,所以用“固知”一词加以强调;至于燕子在春天要飞到北方来的说法,则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燕子是从南方飞到北方来的,所以作者才这样说。
第四句“微雨柳塘沾绿絮,掠泥花径带苍苔。”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微雨洒在柳枝上,使得柳树上挂满了绿色的柳絮;微风吹过花径,带起泥土,落在花径上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青苔。这句诗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现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乌衣旧宅谁住,沧海桑田几劫灰。”是作者对历史的感叹。乌衣巷曾经是东晋时期王导、谢安等人居住的地方,后来成为著名的商业街。然而如今已经变成了废墟,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世事变迁就像大海变成农田,然后又变成沙漠一样。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