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哲高风播海浔,祠堂瞻拜惬遐心。
东南秀气干星象,文武才名振古今。
万顷春潮回砥柱,九重时祀到诃林。
文溪千载清流在,不共珠江较浅深。

谒李忠简公祠

前哲高风播海浔,祠堂瞻拜惬遐心。

东南秀气干星象,文武才名振古今。

万顷春潮回砥柱,九重时祀到诃林。

文溪千载清流在,不共珠江较浅深。

注释:

  1. 前哲高风播海浔:指的是前人留下的崇高品质和风范如同波涛一样传播到了海浔这个地方。
  2. 祠堂瞻拜惬遐心:在祠堂里瞻仰祖先,心中感到十分满足和愉悦。
  3. 东南秀气干星象:形容东南地区的景色优美,如星辰般璀璨。
  4. 文武才名振古今:强调了李忠简先生既擅长文学又有武艺的才华,其名声在古今之间都有所传扬。
  5. 万顷春潮回砥柱:描述春天时节,江面上的春潮如同巨浪一般汹涌澎湃,冲击着砥柱山。
  6. 九重时祀到诃林:表示在皇帝祭祀的时刻,人们会前往诃林进行祭祀。
  7. 文溪千载清流在:指文溪这条河流经过千年的时间仍然清澈见底。
  8. 不共珠江较浅深:意为文溪的河水并不比珠江的水浅或深,两者各有千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李忠简公祠的诗词。诗中提到“前哲高风播海浔”,表达了对李忠简公先贤遗风的敬仰之情;“祠堂瞻拜惬遐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祭祀祖先的虔诚态度;“东南秀气干星象”描绘了东南地区自然风光的美丽;“文武才名振古今”赞美了李忠简公既有文采又有武略的卓越才能;“万顷春潮回砥柱”形象地描绘了江水浩荡的场景;“九重时祀到诃林”体现了皇帝对李忠简公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文溪千载清流在”和“不共珠江较浅深”表明,无论是文溪还是珠江,它们各有自己的特色与魅力,不可简单比较优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