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楼阁紫烟浮,赤舄仙踪寄上头。
社辟雅堂人去远,秋深玄圃客来游。
衮衣未断公归恨,别墅能忘世治忧。
怀旧定悬清夜梦,迢迢瀫水到浮邱。
浮邱社怀赵太史
介绍
。
《浮邱社怀赵太史》是清代诗人王士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题为“秋日同诸友登浮邱”,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
作者简介
王士禛
王士禛(1650—1725),字子真、贻上,号渔洋山人。江苏高邮人,清初学者、诗人、词人、散文家。“公安派”代表作家之一。早年曾以“四库全书馆庶吉士”的身份在京城供职,后辞官回归故里,在家乡从事著述与诗文创作,并致力于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工作。
创作背景
康熙三十二年(1693)秋日同诸友登浮邱,因有感而赋此诗。《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
相关推荐
浮邱社怀赵太史 金银楼阁紫烟浮,赤舄仙踪寄上头。 社辟雅堂人去远,秋深玄圃客来游。 衮衣未断公归恨,别墅能忘世治忧。 怀旧定悬清夜梦,迢迢瀫水到浮邱。 注释: 1. 金银楼阁紫烟浮:描述一座金银打造的华丽楼阁在紫色烟雾中显得格外耀眼,象征着尊贵和富丽。 2. 赤舄仙踪寄上头:指赵太史的足迹或行踪被记载在华丽的楼阁之中,象征着尊贵和荣耀。 3. 社辟雅堂人去远:指赵太史书写的场所已经空寂无人
浮邱社怀赵太史 依靠城郭的仙丘(指仙山)上一块巨石悬垂(一石悬),苔藓封裹,云雾缭绕,有多少年头了。 不是岭徼迎霜节,谁为清都辟洞天? 星汉(天河)已经回转,金马使已返回,玉堂(官署名,即尚书省)犹有楼台的烟雾(仍笼罩着)。 山前况有棠千树,赢得春风海上先。 山上还有棠梨千株,赢得了春天的风(和雨)在海上领先。(比喻才华出众,出类拔萃
浮邱社怀赵太史 晚沐堂依水竹开,飘飘风景即蓬莱。 江山重睹千年胜,台斗翘瞻万里嵬。 苍节寒仍亭外柏,瑶华光薄洞中梅。 旧游仙客芳踪在,怅忆江城日几回。 逐句注释: 1. 晚沐堂依水竹开:在傍晚时分沐浴后,坐在水边竹子环绕的堂中,感受着清凉的风。 2. 飘飘风景即蓬莱:眼前的景色如仙境般飘渺美丽,仿佛置身蓬莱仙岛。 3. 江山重睹千年胜:多年未见的家乡山水再次出现在眼前,感慨其历史久远的美丽。
浮邱社怀赵太史 公暇鸣镳郭外行,池塘春草梦初醒。 构堂临水岂无意,浴鹭游丝俱有情。 仙听尊前谈葛令,行吟花下序诸生。 浮邱胜事千年在,汤沐依然赵尉城。 注释: 1. 浮邱社:即浮邱伯庙,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浮邱山,是古代的名士聚集之地,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庄子的居所。 2. 赵太史:指赵翼(字云崧),他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翰林院待诏、国子监祭酒等职,与杜甫、白居易
浮邱社怀赵太史 闻道仙踪自昔年,苔封丹灶久茫然。 何期太史来南国,讵为朱明辟洞天。 大雅堂高留舄在,紫烟楼迥射光悬。 野人不倦登临兴,遥望台星绕日边。 注释: 浮邱社:传说中的神仙聚会之地,位于浮丘山。 仙踪:神仙的踪迹。 苔封丹灶:指神仙留下的遗迹。 太史:古代的一种官职,此处可能是指作者对赵太史的尊称。 朱明:古代对夏季的一个称呼,这里指的是春天。 大雅堂:高大的殿堂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人杨万里,他的诗作以清新明快著称。 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谁辟郊原野径通——谁能开辟出郊原上那条通向田野的小径? 清虚时沐此堂中——在这座庭院中,时常能感受到清澈宁静的气息。 千年箓授神仙秘——这门古老的秘法,据说已经传承了千年,是神仙的秘密。 一代名高太史风——这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史学家,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 自向赤霄归玉舄——他曾经从天边归来,带着玉制的鞋子
【注释】 浮邱: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赵太史:指赵翼,字云崧,号浮邱子,浙江绍兴人。海国:即海外,泛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轩盖:古代卿大夫的车子。东人:古时指东方的人。衮衣:帝王的衣服。洞入:深通。朱明:太阳初升之时,指夏天。“蓬岛”指蓬莱山。大雅:《诗经》中的篇名。和歌:指歌颂太平盛世的歌。故山:故乡的山。同林鸟:同类相投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任幕僚时所作。诗人借对浮邱社的凭吊
浮邱社怀赵太史 浮丘山(在今山东邹城)的庙宇里,我常常怀念着赵太史。 自从公(指太史)多暇日(空闲时间多),这个堂(书房)就开张了。 休沐(休假)时分,他常常驾四匹马的车来此。 金马(指汉代金马门,皇帝诏令之所)故瞻仙是客,铁冠(指道士所戴的铁冠)遥出豸为台(指道教的讲坛)。 紬书东观回君召,寄迹西林忆史才。 幽赏雅怀还着我,不知何处望三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已故友人赵太史而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浮邱社怀赵太史 葛洪丹井久芜没,浮邱羽人不可攀。 万里冥搜待仙吏,千秋灵迹出人间。 地开玄圃非凡界,客是蓬莱最上班。 独立池台挹遗韵,天风吹鬓放歌还。 注释: 浮邱社: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代指仙乡。 葛洪丹井:指的是道教炼丹的地方,因为传说中葛洪在这个地方炼过丹。 浮邱羽人:指的是仙人,因为他们常常骑着飞禽在天空中飞翔。 冥搜
浮邱社怀赵太史 林樾箾森古洞天,玉堂风度自依然。 仙家再辟丹邱胜,岭表仍传白雪篇。 新月云容浮沼外,夕阳山色落檐前。 紫烟楼上频回首,何限文光北斗边。 注释: 1. 浮邱社:指一种道教的社团组织,也有人认为是指一种祭祀活动,如祭神、祭祖等。 2. 林樾箾森古洞天:形容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同古老的洞天福地。 3. 玉堂风度:指文人雅士的风采,玉堂是古代皇帝的书房,风度则是人的仪态和气质。 4.
逐句释义 岧峣西郭小瀛洲,为忆词垣使节留。 - 岧峣:形容山势高峻。 - 西郭:指城墙之外的区域。 - 小瀛洲:地名,这里指的是一个小型的岛屿或高地。 - 词垣:指翰林院,古代皇帝设置的文学机构。 - 使节留:指赵太史作为使节留在此地。 日上亭台棠树荫,风回霄汉雁书秋。 - 日上亭台:形容太阳高照在亭台之上。 - 棠树荫:指树荫下的凉爽。 - 秋:季节,这里特指秋天。 - 霄汉
浮邱真境久埋芜,古径重开蒋大夫。 楼挹山光临睥睨,窗含灵气接虚无。 中朝大雅风流远,千载高贤胜事俱。 遂使至尊劳顾问,忍分廊庙与江湖。 注释: 1. 浮邱真境久埋芜:浮邱是地名,真境是指真实的境界或场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个曾经真实存在的场所(指浮邱)已经被杂草覆盖,已经很久没有开放了。 2. 古径重开蒋大夫:蒋大夫是指蒋士铨,他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员,这里说他的旧官道被重新打开了
【注释】 浮邱社:古代传说中仙人聚集的地方,这里指代神仙。赵太史:指唐代赵嘏。 引望频:频频眺望。 宫袍色:皇帝的服饰颜色。 峰日:峰头日出时的景象。 鸾坡:皇宫前的美池。天阙帝廷:皇宫前的禁苑。帝臣亲:皇帝和大臣都亲近。 江南:泛指江南地区。 缙绅:官员的服饰或帽子,这里用来泛指官员们。 得似:比得上。甘棠:一种树名,相传周武王封其弟周公于鲁,周公在曲沃筑土墙,被流放至江南,百姓怀念他的功德
注释: 1. 浮邱社怀赵太史:浮邱社,即仙人聚会的地方,这里指仙界。赵太史,即赵元礼(739-804年),唐代诗人,字大成。这首诗是作者在怀念赵元礼的诗句。 2. 灵境初看紫气浮:灵境,指的是仙境或神仙的世界。紫气,是指吉祥、祥瑞之气。这句话的意思是,刚看到仙境时,天空中飘散着紫色祥瑞之气。 3. 那堪星旆去悠悠:那堪,意思是哪堪,怎么能够。星旆,古代用星星作装饰的旗帜,这里指星辰。去悠悠
【注释】浮丘社:传说中仙人聚会的地方。赵太史:指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时人,曾任翰林学士,后被贬为建宁路总管。三昧:禅定的境界。窥豹:比喻见一斑,不能了解全貌。傅岩:传说中的山名。葛洪《神仙传》载:葛翁者,得仙道,居葛洪家之西阶上,常以炼丹自养,年八百余岁,白首而终。丹:即长生不老的丹药。 【赏析】此诗作于元朝至正五年(1345),是作者对赵孟頫的怀念之作。诗人通过写浮邱社
逸客尊开晚沐堂,堂前丛桂起相望。 逸客:悠闲自在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尊开:指酒宴上开怀畅饮。 堂前丛桂起相望:丛桂:桂花。 译文:悠然自得的客人在酒宴上开怀畅饮,堂前盛开的桂花相互辉映,彼此仰望。 注释:漫不经心地喝酒,悠然自得地饮酒,这里用来形容人闲散无拘的态度。尊开:指酒宴上开怀畅饮。 双溪三洞名山在,杖屦遨游自一方。 译文:我漫步在双溪三洞的美景中,享受自由的生活。 杖屦:拄着拐杖
浮邱社怀赵太史 銮坡视草玉堂仙,为访浮邱下粤天。 丹井潮通沧海月,紫烟楼瞰碧池莲。 晴花恍映宫袍色,雅社犹传白雪篇。 遥想游踪频眺望,台星今在五云边。 注释: 1. 浮邱社:指古代的隐士聚会之地。 2. 銮坡:即銮坡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之一。 3. 玉堂仙:指神仙般的人物,这里指赵太史。 4. 为访浮邱下粤天:意为为了拜访隐居在浮邱的仙人。 5. 丹井: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井水可炼丹成仙。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赵太史的深情怀念,以及对仙邱和紫府的无限遐思。下面是对每一诗句的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第一句: 仙邱寂寞寄遥天 - “仙邱”: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赵太史。 - “寂寞”:指孤单、无人陪伴。 - “寄遥天”:表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遥远的天空之中。 第二句: 金马南驰岂偶然 - “金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骑着的金色骏马,常用来象征仙人。 -
【注释】 ①浮邱:指仙人的居所,这里指隐士。②赵太史:即赵子昂,明末书画家、诗人,字孟俯,号玄晖,浙江义乌人。③燕阙:指京城,这里泛指朝廷。④粤王城:在今广东广州。⑤旌麾:古代军中指挥用的旗子,这里借指朝廷。⑥磬铎:古乐器名,这里借指寺庙中的钟鼓声。⑦避暑壶觞:指夏天饮宴。⑧向阳花木总含情:形容花草树木皆因阳光而生情。⑨玄都观:即“长安市”,在陕西西安。⑩千树桃华: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