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通幽径,依依敞竹门。
乱云低白昼,疏雨湿黄昏。
犬吠当林屋,鸦归隔水村。
呼儿供枣栗,独自酌芳樽。

幽居晚雨

一户通幽径,依依敞竹门。

乱云低白昼,疏雨湿黄昏。

犬吠当林屋,鸦归隔水村。

呼儿供枣栗,独自酌芳樽。

译文:
独自在幽静的居所,我漫步穿过那通向深处的小径。
竹门敞开,我轻轻推开,迎接着这清新的自然气息。
天空中乌云密布,遮蔽了阳光,使得原本明亮的白昼变得昏暗。
雨水细细地洒落在我的身上,让整个黄昏都笼罩在湿润之中。
狗吠声从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仿佛是有人在邀请我去参加一个宴会。
而乌鸦则从远方飞回,似乎在告诉我它们已经找到了栖息的地方。
我呼唤着孩子为我端来红枣和栗子,独自品尝着甘醇的美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时的幽静与安详。首句“一户通幽径”,点明了诗人居住的地理位置——一条通往深山小径。这里的“通”字,不仅描述了道路的畅通,也象征着心灵与自然的相通。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居住的环境,表达了对这片宁静之地的喜爱。他打开竹门,迎接着清晨的薄雾和傍晚的细雨,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然而,诗人并未被这些自然景观所迷惑,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诗中的“乱云低白昼,疏雨湿黄昏”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卷。乌云密布,遮蔽了太阳的光芒,使得原本明亮的白昼变得昏暗;细雨洒落在身上,使整个黄昏都笼罩在湿润之中。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乌云与白昼、细雨与黄昏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诗中的“犬吠当林屋,鸦归隔水村”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狗吠声在树林间回荡,仿佛是有人在邀请我去参加一场聚会;而乌鸦则从远处飞回,似乎在告诉我它们已经找到了栖息的地方。这里的“当”、“隔水”等词语,不仅描绘了声音的传播路径和距离,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最后两句“呼儿供枣栗,独自酌芳樽”,则是诗人独自享受美酒的时刻。他呼唤着孩子为他端来红枣和栗子,独自品尝着甘醇的酒浆。这种独自享受的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淡然处之,又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描绘了诗人独居时的幽静与安详,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